“贫困村”脱贫新模式
两年前的新建村,贫困人口多,老人多,懒汉多,是和县香泉镇有名的贫困村。经过两年的发展,新建村就由一个远近知名的“贫困村”蝶变成瓜果飘香的种植大村,这奥妙何在?
“党组织+大户+贫困户” 寻找脱贫出路
在脱贫的过程中,最困扰新建村的是如何将“金菜地”项目推广下去。“金菜地”大棚蔬菜项目由县镇财政投资120万元建成,亩均每年收益达到5000元。而新建村贫困户中老人较多,有的壮年贫困户则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愿劳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庄从明这样说。通过党总支多方协调,新建村联系到村内种粮大户,采取‘种植大户+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经营模式,依托大户科学的技术指导,先进的管理经验,成熟的市场品牌、销售渠道和经营理念等,手把手提升贫困户的种植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规模的扩大。2017年,新建村有48户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户年均土地流转收入约1800元,有12户贫困户在基地实现就近务工,年人均务工收入约6000元;
“党组织+公司+电商平台” 打造瓜果品牌
瓜果蔬菜种植了,如何把村里的瓜果蔬菜品牌打出去成了摆在村党总支面前的难题。“与其等别人来买我们的蔬菜瓜果,不如我们主动出击、用互联网、实物展览等方式先把品牌打出去。邀请外面的人来参观我们瓜果种植过程,也许效果会更好。”村主任姜晓华一次村“两委”会议中如是说,得到了全村“两委”干部的认同。
说干就干,由村党组织牵头,县合作社、村集体、大户筹资,成立公司,依托新建村现有的“金菜地”资源,在县合作社技术、物流等的支持下,新建村建设占地200平方米的党建农旅文化综合体展示中心,将基础组织建设与公司产品销售展示融为一体,开拓、壮大了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网络销售平台。
同时以资源聚合、发展融合、服务集聚为核心,由村集体注册成立公司,县合作社入股,以“党组织+公司+供销社+电商平台”的运作模式,将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供销社的服务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互联网的宣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党组织+‘百企’+工作队” 扩宽销售渠道
在瓜果收获季节,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是“金菜地”项目成功变现的最重要的一步。
村党总支和扶贫工作队看准时机,抓住县委县政府开展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帮扶活动。村党总支书记庄从明与新建村扶贫工作队武队长一起前往马鞍山市安民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交流帮扶新建村的具体举措和方法。新建村与安民公司达成协议,安民公司每年定额从新建村采购瓜果蔬菜,为加入金菜地合作社的贫困户带来稳定收入。
预计,新建“金菜地”项目较去年相比收入增长近三倍,总收入高达四十万元。周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