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拔智齿纠结一百回,不如听医生的

12-09 娱乐要闻

拔智齿纠结一百回,不如听医生的拔智齿纠结一百回,不如听医生的

  大咖小传

  黄兰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暨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委会委员。专业特长:口腔颌面外伤的救治、脱位牙再植术及牙槽外科。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五上午。

  疼时哭天抢地,不疼雨过天晴!智齿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拔还是不拔?心里是纠结一百遍了。本周名医团“大咖有约”栏目走进了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兰柱的诊室。不及时拔除,小小智齿引发了身体大问题,这样的病例黄兰柱主任几乎每周都会碰到。

  通讯员 史张丹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蔡蕴琦

  摄像  杨泽华

  歪着躺着躲着,智齿的“三十六种姿态”

  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第八颗牙齿,就是你的智齿(也有人没有)。智齿是萌出时间最晚的牙齿,一般在16岁甚至更晚,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伴随着“智慧到来”,因此被俗称为“智齿”。“藏”在口腔深处,时不时要刷存在感的智齿很“霸道”,这点从它们的生长“姿态”就可以看出。有的智齿斜着长、有的横着,还有的萌出期已过而仍“躲”在颌骨组织中,这种智齿又称为埋伏阻生智齿。

  黄兰柱主任解释道,人类吃得越来越精细,颌骨逐渐退化,与牙量不匹配了。一般人通常长28—32颗牙,先萌出的28颗牙早早占好位置,等到“智齿”萌出时没地方了,于是它们会长不出来或“东倒西歪”地生长成阻生齿。智齿生长位置不当,可能造成牙列拥挤,会影响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咬合关系,进而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而且拥挤处的残留物不容易清洁,很容易形成牙菌斑、牙结石、软垢等,给原本正常的牙齿带来龋齿、牙周病等一系列的疾患。

  智齿拔不拔,必须听医生的

  智齿疼起来恨不得立刻拔掉,吃点药不疼时又纠结了。很多人想到拔牙,就会联想起钳子、电钻,怪吓人的。“智齿要不要拔,一定要听医生的。”黄兰柱主任认为,不是所有的智齿都要拔,但有些智齿必须拔。比如已龋坏的,挤压邻牙的,经常反复肿胀疼痛的。智齿肿痛一次后,别心存侥幸,不及时处理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而对于那些萌出位置正常,本身是健康的,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的智齿建议保留。当然日常要格外注意清洁,仔细刷牙。

  黄兰柱主任谈道,传统的拔牙术,医生要用上钳子、锤子等器械,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感。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早已引入拔牙术中。用外科涡轮机进行微创拔牙,患者在拔牙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痛感和恐惧感。“因为拔牙时,首先要进行局麻的,麻药生效后患者会感觉到有器械在触碰自己的牙,但不会感觉疼痛的。”拔牙后也有注意点,要咬住棉球30~40分钟左右,拔牙当天不要漱口、刷牙。拔牙后一般24—48个小时后疼痛感会逐渐消退。

  该拔不拔,这些后果让你吃不消

  该拔的智齿不拔,会引发一系列后果。有种说法,智齿是人体状态的“晴雨表”。当你身体不适,抵抗力下降时,冷不防智齿要“爆发”一回。黄兰柱主任解释说,智齿乱生长导致牙冠和牙周软组织之间形成“盲带”,藏污纳垢。当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时,口腔内的厌氧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冠周炎。冠周炎没控制好,会扩散到周围组织,引发蜂窝织炎,这时人的颜面部、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大化脓。炎症甚至会顺着组织间隙影响到咽喉部、颈部,严重的会引起败血症,“有的患者就诊时脖子肿了一圈,压迫到呼吸道。”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患者,智齿发炎更容易引发间隙感染。智齿萌出受阻推挤邻牙,还会对整副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准备怀孕的女性更应重视拔智齿,怀孕前最好是全面检查,看看智齿的生长状况如何。如果有必要应坚决拔除,以免孕期智齿发炎带来痛苦及并发症。黄兰柱主任认为,如果专业牙科医生认为你的智齿要拔,应尽早拔除,拖得越久,智齿的状况变得越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反复感染后形成牙根和牙槽骨的黏连,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也有部分智齿拔除会有风险,如智齿的牙根压迫到了下牙槽神经管,拔除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风险。有经验的医生会建议高风险的病人做CBCT检查,以判断神经管和牙根的解剖关系,尽量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拔智齿会瘦脸?这个真不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