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曹保平:《狗十三》是另一种形式的合家欢
凤凰网娱乐讯(采写/Echo) 尘封五年之后,《狗十三》终于能够在2018的冬天和观众们见面,本片导演曹保平也在影片上映前夕接受了凤凰网娱乐的专访。
对于以犯罪题材的电影闻名的曹保平来说,《狗十三》这个剧本在题材上与以往有所不同。提到为什么要选择拍这个电影,他认为这个剧本对他来说很有共情感,他也很想呈现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不寻常,让大家在看完电影之后可以回望前路,可以反思一下家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是另一种类型的合家欢”。
张雪迎在这部电影中也有非常精彩的表演,曹保平在采访中也毫不吝惜地夸奖她状态自然,在表演中又有一定的天赋和感受力。而且她在当时的年纪里也能很好地表现出李玩身上的平凡与早熟,这也是曹保平选择她作为女主角的原因。
尽管大众对于曹保平导演的印象大多还是现实题材导演,但是他在采访中也提到自己以后会选择尝试不同类型的剧本,自己也非常喜欢非现实主义题材,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出现一个好的剧本让自己拍摄。
谈剧本:《狗十三》体现的是日常生活里的不寻常
凤凰网娱乐:您当初是怎么选中这个剧本的,打动您的那个点是什么?
曹保平:其实正好是先看到了这个剧本,然后它确实是能打动我,最后觉得还是把它拍出来,可能打动我的最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日常生活情境下(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习以为常的家庭或者父女关系下的不寻常吧。其实恰恰是这个让我觉得可能特别有价值和值得拍,因为包括她的家庭关系,她和父亲,和爷爷奶奶,以及她自己在学校,诸多方面,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普通和特别平常的一个状态,其实今天的中国家庭有非常多的像她这样的,因为她里面也没有堕胎,也不是一个特别叛逆的孩子,也没有发生了多么惊心动魄的事,也没有校园霸凌,也没有性侵,所有我们惯常以为的那种残酷的东西其实都没有。她其实是一个特日常的状态,但是恰恰是那个日常状态下面被我们忽视和被我们忽略的那种东西,其实是最不寻常的东西,可能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接受那些东西,但是它恰恰是不寻常的。我是觉得这个剧本或者这个电影它最有价值的是这个。
他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我觉得这个片子其实有很强烈的共情感,包括我当时看剧本,所以要决定拍也是因为有很强烈的共情感,就是它的非常多的关系和方向上,都能够触动你和打动你。但是可能在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你并不觉得他有多特别。比如说离异家庭,可能我们现在这帮小孩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家庭可能都是单亲、离异家庭,大家可能好像没有觉得要死要活、惊天动地。然后因为这样的一个家庭构成,在13岁左右的一个小女孩身上带来的很多东西可能身为其中的一个孩子,都未必会怎么着,他可能就会比较习惯地或者比较认命地,就这样活着,也没觉着有什么特别了不得的。但是其实好多东西是隐性的,包括她和爷爷奶奶的关系,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包括她自己在学校也是一个,又不是长得很漂亮、校花,也没有恋爱,也不是说多么出类拔萃,极普通的一个孩子,但是她和周遭人的关系,其实里边也有很多非常耐人寻味的东西。其实《狗十三》特别想把我们平常习惯的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某些我们没太注意的,但是发生在几乎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那些东西,重新拍给你看。
凤凰网娱乐:我们看您采访说,您曾经很犹豫要不要拍这个剧本,因为它跟您以往包括现在的风格都不太一样,为什么就会犹豫?又是什么促使你去拍这个剧本?
曹保平:因为我当时是一个已经从青春期过了那么多年,已经和青春期很遥远,没什么关系的一个年龄,但是看那个剧本都会怦然心动。那个怦然心动是你发现在你成长年龄的时候的问题,和这个剧本里的那个问题,在那么多方向上,其实是一致的,我觉得至少从这个角度上你也可以能够知道中国人还有中国家庭,或者中国的教育等等,它几十年来其实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它由此带来的、触及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当然每一代人,每一个个体,都有各自的不同和区别,但是最根本的那个东西它是改变不了的,然后它映射出来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当时之所以拍,我觉得它很触动我,同时我还多一个原因,因为这个电影可能更多的,大家会从这个李玩的角度去看,因为主要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写的。但是我肯定是一开始还是从父亲的角度去看家庭关系,看女儿成长中的那些可能你忽略掉的,或者你习以为常,你觉得“她不就应该这样吗”的背后的那些问题,是因为这个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