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海王》胜在整体轻松,导演会玩细节

12-11 娱乐要闻

《海王》胜在整体轻松,导演会玩细节

  【今日看片】

  截至昨天,电影《海王》在中国大陆上映4天已经狂揽7亿票房,众多观众在观影前后经历了“真香”的过程——在观影前,预判该片又是一个故事情节单薄,仅凭特效唬人的传统好莱坞大片。观影后,一方面为简单而不平凡的故事惊叹,另一方面则折服于导演温子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天入地之后,DC的《海王》让观众们深入大海,在奇幻的海洋世界里心醉神迷。

  创作

  轻灵而浅显平衡了娱乐与风格

  如果说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蝙蝠侠代表了陆地,钢铁侠代表了天空,超人同时代表了陆地和天空的话,那么,在《海王》上映后,海洋方面终于能喜迎它的代表。

  作为IP影响力有限的漫画超级英雄,海王的单人银幕秀没有那么大的期待,尤其近年来DC电影渐现颓势,但是,温子仁凭借他的大胆构想和1.6亿美元的支撑,带来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超级英雄电影。简而言之,《海王》是一部轻灵、浅显、奢华的娱乐巨片。

  说实话,轻灵与浅显,是笔者对《海王》最喜欢的优点。说到轻灵,相比当下部分超级英雄电影喜欢采用的写实与悲情作风,一个从小在父母被迫分离、单亲家庭成长的浪子故事,却被《海王》讲述得轻快而乐观,而且完全一洗英雄前史的“苦大仇深”铺垫套路,迅速切入海王成年时态,又在叙事中逐渐融入前情交代,特别是其中一场纵身跃入海洋的戏份,通过画面连接起海王如何接受两位“人生导师”的引导,简直是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里最妙的笔触之一。

  至于浅显,相信也是DC电影在《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接连表现低于预期之后,在叙事风格和基调上所做的调整与尝试。《海王》的故事,可以产生出完全不同的讲述方式和主题引申,而温子仁的思路可能正好贴合了DC电影的求变需求:既不沉重,也不轻佻,叙事流畅,观感轻快。因此,《海王》在涉及严肃和深度话题的戏份上,不做过多停留发挥,点到为止,比如海王愿意加入夺王之战,观众和他一样,都是被画面说服的:海底世界制造的滔天巨浪,让人类的平安小日子过不成啦!没有过多渲染生死场面和呼天抢地,作为人类一员的海王不得不出手,一切就这么顺理成章发展下去了。

  从情节构成来看,《海王》可以说分为“夺宝”和“夺王”两大部分。“夺宝”部分,就像温子仁所尽力效仿的《夺宝奇兵》系列,更多强调了冒险过程中的娱乐元素,有打斗有搞笑又不失浪漫,最后才落在亲情与命运带来的责任感之上;至于“夺王”的解决也很干脆,基本就是单挑加群殴。《海王》的故事起因,可以看作是一个激进的环保分子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这位大反派从来不过多阐释所谓理念,秉承 “把人类全部弄死就完事了”的宗旨,阴谋也没有太高智商含量,而海王则靠着更强大的武力值和更耍酷的动作,以天命和行动说服了海洋子民。至于观众能不能从中看到一个移民混血儿成长为一代领袖的弦外之音,那就看缘分了。

  在开创了“海派”超级英雄电影和为未来海底题材电影提供工业参照之外,对于整个超级英雄电影类型,《海王》的示范意义也许没有那么大,但在DC电影的关键时刻,就像片中海王平衡了海陆两个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它对娱乐与风格的平衡,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杜鲁提兵团(影评人)

  导演

  亚裔导演靠个人口味征服好莱坞

  半世纪前,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安德烈·巴赞便赞美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天才与魅力所在。他认为美国电影是一门经典艺术,并且这项艺术遇到新因素时就会加剧能产性。现在看来,视觉特效盛宴包裹下的好莱坞大片早已成为了观众的心头好,但依然不乏这类不断融入了“新因素”而产生的类型片,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又如这部正在热映的《海王》,在杂糅了各式各样的类型片元素的同时,又不失温子仁的个人化口味元素,这点较之《速度与激情7》时也更明显。

  影片中可以看到不少近年来好莱坞大片经典场面的痕迹,如海王亚瑟潜入深海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恍如是海洋世界里的“阿凡达”,亚瑟与奥姆王在亚特兰斯蒂的比试,则有《星球大战前传3》里高潮决战的影子,西西里岛上的屋顶追逐,也仿佛看到了《谍影重重3》里的摩纳哥追击那一段。影片的主创深知当下观众的观影所好,不断以动作场面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给观众带来观影的快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