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穿越回2000年前,只怕“女德专家”们自己的脚都不保

12-13 娱乐要闻

原标题:穿越回2000年前,只怕“女德专家”们自己的脚都不保

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贾母曾问她念过什么书,黛玉谦虚地表示只念过《四书》,还顺便多了个心眼问府里姐妹们读的什么书,贾母回答她“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于是,本有咏絮之才的黛玉等见到宝玉问她同样的问题时,就改口了,“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穿越回2000年前,只怕“女德专家”们自己的脚都不保


不怪黛玉说了谎,黛玉和宝玉们存在的时代,流行的还是明朝大文学家陈继儒的名人名言,“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套“女德”评判标准的起源,严格说起来该追溯到两汉时期。

1.

西汉以前的女性,远不用担心自己的才华这件事。

“女德”这个词最早的提出,早在春秋时期,载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这一道德归于其中所界定的“礼”,但也不过是“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虽然要求女性的柔顺,但至少夫妻、婆媳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直到西汉初年,这一套理论依然被著名学者贾谊所认可,认为这是“礼之至也”的表现。

况且说起来,西汉的建国者刘邦,其夫人就是个不得了的女性。

穿越回2000年前,只怕“女德专家”们自己的脚都不保

刘邦没读过什么书,未发达以前,他在沛县做芝麻官,娶了当地大户吕公的女儿吕雉。作为大家闺秀的吕雉嫁给刘邦后,不但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反而还带着儿女参与耕作,对家事的掌控并不弱于自己的丈夫。

对于刘邦一举夺权建立西汉,有一种说法认为,其背后少不了吕雉的辅佐,所以就算后来刘皇帝新欢不断,吕雉依然是西汉的第一任皇后。刘邦在位时,吕后在国事上拥有相当份量的发言权,比如关于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在吕后的坚持下,一直是派出宗室女代替公主前往。刘邦死后,吕后杀戮异己,壮大吕氏势力,把持朝政十余年(要是现代的“女德专家”们穿越回西汉,恐怕要被喜欢做人彘的吕雉女士砍脚再剁手)。虽然褒贬评价不一,但这套大女主操作,在800多年后,还受到过武则天女士的效法。

在家庭身份之外,西汉早期的贵族女性社会地位也很高,“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治夫”,皇后临朝的就有好几位,从吕后开始,西汉的霍氏、傅氏及东汉的六后临政,都是承秦太后地位尊崇的原因。西汉以列侯之爵佩带印绶的女子也颇多,比如樊哙之妻受封临光侯,萧何之妻受封酂侯。

被太史公盛赞“为人刚毅”的吕后一定想象不到,在未来的200多年后,女性的地位即将迎来历史上第一次低潮期。

2.

东汉史学家班昭快30岁时,丈夫曹世叔(曹寿)死了,50多岁时,姑、舅等人也死了。终于不用再受婆家牵制的才女,到了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们又正当出嫁的年龄,班昭担心她们未来嫁人不懂为妻之道,于是在闲暇时写了一篇《女诫》以作家族女子的勉励。

《女诫》共七章,不长,却把女性的地位放得非常低,“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叔妹第七”。然而她开篇就强调了,她之所以写作这篇《女诫》,其实是因为自己嫁到曹家之后,“战战兢兢,常惧绌辱”活了四十多年,熬到自己的婆婆、丈夫都死了,“乃知免耳”,生活才算稍稍轻松一点。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们未来出嫁免遭这份屈辱,才不得不总结出一份自己亲身经历的婆家生存指南。

穿越回2000年前,只怕“女德专家”们自己的脚都不保


而让班昭“战战兢兢”生活的那几十年,不得不说相当一部分原因,其实来自她的哥哥班固。

西汉以来,女性的地位是一点一点自上而下被剥夺的。比如汉武帝执政期间,因为早年有过受制于窦太后与王太后的屈辱经历,他任用的儒学家董仲舒就有过倡导“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的言论。还有汉成帝时期,因为皇后干政、公主勾结大臣叛乱的情况频发,宗室的刘向特意编纂一部《列女传》,试图以“礼教”来制约外戚,《列女传》宣传强调女性的行为举止皆应以男性、国家、社稷的利益为中心。

直到王莽以外戚身份篡位事件爆发,敲响了刘氏王朝统治者们的警钟,从东汉光武帝开始,便开始专心致力于防范外戚专权,而最简单粗暴持续的手段就是,从法律上开始直接定义、贬低女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