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纪念滑稽戏表演艺术家姚慕双诞辰100周年

12-20 娱乐要闻

姚周组合

  姚慕双,滑稽界泰斗级的人物,他与胞弟周柏春共同开创了上海滑稽乃至整个中国滑稽的新历史,也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姚慕双的一生见证了中国滑稽艺术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兴盛的历程,而他和周柏春的“双”字辈学生更是享誉全国,成为上海滑稽的宝贵财富。

  今年恰逢姚慕双诞辰100周年之际,一系列纪念活动先后展开,包括整理、编写并出版海派滑稽系列丛书;推出“纪念姚慕双诞辰100周年——文化主题之夜”等。12月16日,众多滑稽界、文化界人士和姚慕双亲属、学生相聚一堂,举行了“纪念姚慕双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联合主办,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上海滑稽剧团承办。

  在这场姚慕双百年诞辰的研讨会上,不久前在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上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童双春回忆起恩师,几度泣不成声,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他回忆起自己被姚慕双领进师门改变人生的种种往事说,“如果没有姚老师对我这样的提携,就没有我的今天。”

  而提到恩师对滑稽和上海城市文化的贡献时,童双春说,上海如果少了姚周的滑稽,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就没有那么响亮,文化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

  “滑稽戏以前不被重视,现在被党和国家这么重视,是姚周老师的贡献,他们一生就是弘扬我们的海派文化,如果讲到海派文化,滑稽戏是当之无愧的。”

  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也回忆了自己和姚慕双交往的几件往事,尤其是首次讲到他当选曲协主席当天,在送姚老师回家路上,姚慕双对他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姚老师说,王汝刚,你现在是人小帽子大。他这番话,是真正把我当接班人看,是激励我做好曲艺工作,是对晚辈和年轻人的关心。姚老师可以说是真正无愧于这个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曾经担任过上海滑稽剧团团长,他说,姚周和他们培育的学生群体,是上海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这几十年来,姚周的独角戏也好,滑稽戏也好,他们有书卷气,为当时上海滑稽、上海独角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也是我们当下提倡的双创,创造性发展,创新性发展,这种双创精神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蜜蜂滑稽剧团到今年已经有了68年的历史,整整影响了上海几代人对滑稽的理解。对重塑滑稽、创新滑稽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姚周老师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唱滑稽,最重要的是唱好滑稽。这种精神我想对当下就是一种文化工匠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自己是个铁杆滑稽粉丝,他用四句话概括了今日纪念姚慕双的意义和价值:

  “姚慕双、周柏春在上海文化的地位到底是什么地位?是新中国新海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艺术家。

  “第二句,姚慕双周柏春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一个滑稽演员的最高成就是什么?是一个滑稽演员最高成就就是为城观众市创造积极、健康、向上,发自内心的笑声。

  “第三句话是,姚周的成就当中,就是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扩大滑稽戏的舞台艺术的影响 。

  “第四条就是坚持滑稽艺术的本体。滑稽艺术的本体是什么,是市民艺术、市民趣味、市民文化,市民美学,离开市民滑稽艺术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个必须要回到滑稽艺术的本体。”

  座谈会上也来了很多姚慕双的亲属和弟子。姚慕双之子姚勇儿曾经在上海工作时和父亲经常在一起,他回忆说,有一次问父亲:“你走到今天,你的动力是什么?你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出名?你钱也有了,你出名全上海也都知道了,学生也这么多,你有时候可以不演出了,你为什么80岁还要到美国坐几十个小时的飞机做文化交流也演独角戏,你这个动力在什么地方?”

  姚慕双回答了八个字“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他跟我讲,勇儿,我们上海这个城市,一个城市不是死的,是一个生命体,是活的。城市要发展,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这个生活是在不断提高的,人的精神面貌,享受到的一种文化方面的营养,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我们一定要跟这个城市与时俱进。你不好落后于这个城市。”

  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和他们的历史性贡献

  只要对滑稽艺术略有所知,就绝不会不知道“姚周”。

  作为一代宗师,滑稽界具有时代意义的标杆人物,姚慕双和周柏春对滑稽戏艺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