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张小龙拈花反击

12-23 娱乐要闻

原标题:张小龙拈花反击

张小龙拈花反击

作者/贾阳 编辑/霍超

又一个整数版本,又一次重大迭代。

离2019年还有10天的时间,微信压轴放出了7.0版本,目前iOS用户已经可以下载更新,安卓还要耐心等待。此次7.0有多项重大新功能上线。

除了界面设计的扁平化、钱包入口变更为“支付”、单聊强提醒,对数以10亿计用户影响更大的是资讯流和短视频两大功能的更新,直指今日头条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

几次头腾大战过后,腾讯与字节跳动的战线越拉越广。头条系短视频矩阵对微信用户时长的侵蚀是矛盾焦点,而头条系还在进一步扩张业务至社交、电商、金融领域,未来短兵相接之处只会更多。

张小龙拈花反击

腾讯的社交帝国开始出现隐忧,微信用户增长眼看要触及天花板,QQ用户开始负增长,微信公众号流量红利期已过。但张小龙用小程序向外界证明,微信的流量还有不可丈量的空间,还有更多社交赋能的故事可讲。

而腾讯在短视频和信息流方面落下的功课,微信也要开始认真填补。

说到做到,重构“信息流”

“我都不知道什么叫信息流。”

张小龙在谈及微信公众号升级改版时,立场明确地拒绝信息流。在业界评论腾讯没有算法基因、没有利用好数据时,张小龙在多个场合表现出对算法的“拒绝”。

而算法是今日头条的核心。

今日头条一度没有任何采编人员,本身不生产任何内容,完全靠机器算法来运转。在张一鸣看来,算法只是算法,对于附庸“高雅”还是“庸俗”,选择的权利在用户手中,头条不是媒体,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而不应该介入到(价值观)的纷争中去。

而猎奇、娱乐、低俗内容往往能吸引最大的流量,而这不一定是用户真正需要的,算法推荐也难以避免会让个体陷入信息茧房。

最近一次,在12月12日腾讯年会上,张小龙又diss了抖音: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希望被诚实地对待,而不是去“套路”他们。“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AI比你更聪明、更懂套路,但你可能比AI更善良。

这算是对此次更新的一个铺垫。7.0版本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点赞”变成了“好看”,点击可将文章推荐到“看一看”功能页,并能和好友在看一看中进行互动,给了优质公众号内容更多曝光机会。

张小龙拈花反击

“看一看”于去年5月推出,这一资讯流功能页算是微信内部与机器算法离得最近的业务,旨在补足朋友圈中的社交分发内容和公众号阅读。“看一看”也位于腾讯系狙击今日头条的产品业务矩阵之列。“看一看”的推荐算法不断调整,大体涵盖实时新闻、朋友都在看、已关注公众号文章、附近的人在看、某类人群在看等类别。


但在微信的克制下,“看一看”入口设置较深,放在成为上古功能的“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之间,没有太亮眼的表现。

新改版的“看一看”分为“好看”和“精选”两栏,增加了社交分发。这也就是张小龙所谓的更善良的、有灵魂的分发。而从影响来讲,这对于重新唤起公众号昏昏欲睡的流量,并用相对更精准的圈层分发,满足从趣头条到今日头条到豆瓣的受众内容需求,或许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张小龙拈花反击

这或许是微信未来对于整个生态的内容核心入口。

6年前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带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兴起,构建了第一波红利。也是当时微信从社交工具转向社交生态的重要一步。

但6年时间过去后,微信生态上产生的内容出现了什么问题?

臃肿,嘈杂,内容无法很好的与本体社交互动连接。

目前从微信获取内容的入口大概有以下几个,订阅号、朋友圈、群分享,但「订阅号」这个入口越来越废弛、黏度在下滑,一个用户订阅范围在几十个到几百个不能,内容数量多但不能精准推送;朋友圈也在越来越被透支;发到群里吧,很多人又拉不下面子,更何况在拼多多一波商家接入后对于群分享几乎有了毁灭性的打击,噪声多于精华。

记得今日头条刚上线时,曾被不少人诟病内容少且质量差。但是算法功能的优点在于,长时间的使用后,机器匹配内容会变得极为顺畅,越来越好用。而放到“克制”的微信这一边呢,除了臃肿之外,还是臃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