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滴滴公众评议会三期超110万网友参与 文明出行对乘客也该有约束

12-28 娱乐要闻

  滴滴从11月初发起公众评议会,对网约车场景里常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公众评议。 醉酒乘客独自乘车司机能否拒载?网约车内空间是否公共空间?车内失物是否有偿归还?这些网约车乘客非常关注的问题,成为今日滴滴出行“公众评议会”功能的前三期的热点话题。据了解,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乘客对于网约车平台以及网约车司机的想法,滴滴出行推出“公众评议会”平台,上线运营至今日,已进行三期,每期话题均设有多个真实情境概要,话题讨论时长为一周,前三期共吸引110万人参与讨论。记者了解到,自12月10日起,滴滴已经在深圳快车、优享业务线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在最新版滴滴车主App中增加了与“乘客醉酒”相关的报备、申请取消、收取洗车费等处理机制与功能。如果试点效果良好,将全国推广。

  话题1:醉酒乘客独自乘车司机能否拒载?

  在“公众评议会”页面上,“醉酒人神志不清,常指错路或熟睡,需他人陪同”“醉酒人呕吐在车内,难清理,影响他人乘坐车辆”“醉酒人情绪不稳定,易引发纠纷,人身冲突”三个观点的支持度最高。

  据介绍,此次在深圳进行的试点中,行程开始前,若司机判断乘客可能会危害行程安全,可申请取消订单,行程进行中,如乘客出现威胁行程安全的行为,司机有权终止服务;送达目的地后,如乘客出现熟睡不起,不愿下车等情况,司机可上报平台协同处理。此外,若醉酒乘客呕吐在车内或车身上,则需支付司机洗车费。滴滴方面强调,平台会对相应行程做核查,严厉禁止并重罚恶意取消行为。  

  话题2:网约车内是乘客的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环境?

  “网约车内是否为公共空间”也是滴滴讨论的话题,对于公众能否在车内饮食、携带宠物打车、以及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能否接受在车内录音录像等问题,在第二期评议会上展开了讨论,此次话题吸引了31.4万用户投票表态。其中,29%的用户认为网约车内是乘客的私人空间,71%的用户则认为网约车内属于公共环境。对此结果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市民,他们均认同网络投票结果,认为网约车内属于公共环境,不应该进行车内吸烟、吃味道大的食物、携带宠物等行为。

  “我很怕猫狗,如果有人携带猫狗乘车,我接受不了。”乘客夏先生说,如果是导盲犬,可以凭证搭乘网约车,但最好不要拼车,避免在狭小的车内影响其他乘客。不过也有乘客认为应允许带宠物:“公共交通不允许带宠物,网约车也不可以的话,我和猫如果要出门怎么办?”她说,平时她会带猫美容或寄养,自己没有购车,如果不允许带猫,她就没法出门了。

  话题3:车内捡到失物是否要有偿归还?

  数据显示,2018年1月到11月26日,滴滴平台上已有101万件遗忘在车上的物品被找回,平均每月找回92252件。滴滴物品遗失小组在帮助乘客寻找失物的过程中发现,失主与捡到东西的人常常因是否需要支付送还物品的空驶补偿、路费等问题陷入僵局,甚至出现纠纷。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从法律角度而言,司机并没有义务一定要专程给乘客送回物品,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司机只是有义务通知乘客领取,或者把物品送交公安部门。如果司机主动送还乘客遗失的物品,中间产生的过路费、油费可否要求乘客承担?这方面虽然没有很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而言,乘客有必要承担这部分费用。

  专家观点:文明乘车对乘客也要有制约

  “醉酒乘车规则”真正的意义并不是了结能不能拒载的是非争议,而是廓清服务双方权利的界线,允许消费双方在合同合法的范畴内,更自主地调节。明确网约车司机可以拒载醉酒乘客,是对原有格式条款的延伸补充,同时司机还可以根据乘客状况作出是否提供继续服务的选择。或许有人认为此举会影响到饮酒者打车的便利,甚至担心这条规则会成为司机拒载的万能理由。不可否认,这的确会对饮酒者打车的便利有一定的影响,但要相信市场是理性的。业内专家认为,企业在介入社会,也应该允许社会以恰当的方式介入企业。滴滴推出的公众评议会是个创新,刚起步也有不少提高的空间,但将来这种做法或许会成为常态,也会越来越完善。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徐媛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