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01-04 娱乐要闻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是的,2019年终于来了。

 

而过去的2018年,似乎对当代年轻人不怎么友好,尤其是对90后。毕竟他们在自媒体眼中的群体画像是这样的:出家成佛了,整容失败了,变老养生了,消费负债了,加班秃头了,熬夜猝死了……

 

总而言之,这届年轻人不行。

 

但究竟是这届年轻人真的很差劲?还是大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存在什么误解?

 

1.存款VS提前消费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没有储蓄,开始储蓄的人中,每月储蓄仅1389元;且消费贷款中,90后占比高达49.31%。

 

由于这份数据,当代青年一时间被骂的狗血淋头。

 

“你看你们这代人就知道享受,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

“还财务自由呢,你们啊,净琢磨着啃老了。”

“你说你办些信用卡干嘛?还不是为了提前吃喝玩乐?”

 

类似的评论大家应该听过、看过不少。然而,不懂得攒钱,一味贪图享乐,可能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误解了。

 

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谁不想有积蓄、有安全感?大多数普通年轻人之所以会选择提前消费,是因为现实并没提供给他们多少存款的条件。

 

我问过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都说月薪到手8k,房租3k,一线城市日常开销3k,前提是不敢生病、别买新衣服、拒绝任何社交生活。

 

存款?别闹了。

 

年轻人纷纷表示,不是不攒钱,只是用更适应时代的消费方式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

 

2.舔狗VS辞职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这条段子盛行过后,现代年轻人又背上了新的误解,自尊心强、吃不了苦、没有责任感。

 

别人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而他们,是在哪里不开心,就在哪里辞职。

 

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并且还拿出了数据做支撑,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70后为51个月,80后为43个月,90后为19个月,95后为7个月。

 

认么?认。

 

但他们背后的观念并非“吃不了苦”,而是把工作当成“平等的交换”。我付出劳动,你提供报酬,就这么简单的规则。

 

老一辈的工作理念,比如讨好领导、实习生就要当全职保姆、人际关系大于能力等在年轻人的认知方式里已经过时了。

 

3.丧VS努力

 

从17年末的“佛系”,到18年初的“丧”,又到网红句子“人间不值得”。“丧”以碾压性优势贯穿了全年始终。

 

那这些“丧”掉的年轻人,真的也废掉了么?

 

真的就像大家批评的那样,他们就是把“人间不值得”当作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好合理化本身一无是处的现状吗?

 

一部分还真是。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其实很多年轻人只是把这些网络流行语当作自嘲的工具,背地里都在偷偷努力呢。

 

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因为成年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除了用调侃自己的方式解压外,你嘲笑谁都会可能被打的。

 

除了那些真拿“丧”做挡箭牌的傻人,大部分清醒年轻人都还是在挣扎着、痛苦着,试图通过受高等教育、加班晋升突破阶层的。

 

他们的努力,都悄无声息。

 

4.外卖VS做饭

 

上段时间“黑心外卖店”新闻在网络上被曝光,给这届年轻人的惊吓不亚于出租房的甲醛事件。

 

吸最贵的甲醛,吃最脏的外卖,似乎成为了他们逃脱不了的宿命。

 

这届年轻人的努力,都是悄无声息的


而在父母的眼中,点外卖除了不干净、不卫生之外,还显得他们的孩子过于懒惰。这个误解,再次让年轻人背锅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的偏见。

 

在这里并非要为他们辩解,只是作为同龄人,太过于感同身受美其名曰“996工作制”中,加班的无限延长。别说做饭,当代上班族可能连做爱的时间都没有。

 

但其实包括我在内,周围很多朋友都非常热衷于亲自下厨做饭。那一段挤出来的短暂私人时光,才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一台被编程好的机器,而是能够呼吸、对生活拥有支配权的人。

 


冬天晚上下班早,用电饭煲熬一碗热乎乎的浓汤,连碰着它的手都变得暖和起来。


或者清闲的周末,关掉网络再一头扎进厨房里,蒸一煲热气腾腾的米饭,仿佛日子也被我过得一样热气腾腾。

 

这些平淡生活中的温情时刻,都离不开苏泊尔本釜IH电饭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