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考场作文不让写诗,读诗还有用吗?

01-08 娱乐要闻

考场作文不让写诗,读诗还有用吗?考场作文不让写诗,读诗还有用吗?

  考场作文不让写诗,诗歌对学生还有吸引力吗?在江苏,一项诗歌赛事引来了12万名孩子们竞相参与。1月6日,第十二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颁奖典礼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经过海选和决赛,最终诞生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小诗人”。诗歌的美怎样体会?为什么要读诗?在现场互动中,著名作家毕飞宇和获奖选手的发言,引起了现场众多学生的共鸣。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雪瑞

  摄影 罗皞

  选手畅言>>>

  死记硬背会抹杀诗歌的美感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的陈与欣在这次大赛中拿了一等奖并获得了“诗歌之星”称号,她在颁奖典礼上分享了诗歌对自己的影响。她说,自己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作诗,但是从小到大她一直没有放弃与诗文为伴。“我喜欢根据诗句勾勒诗中人物的形象,想象诗人的性格与谈吐,体会诗人的感受。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从不逼迫我死记硬背,也不苛求我对每个诗句的理解。”陈与欣认为,诗如同音乐一般,需要用心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意味。若对诗歌的意境毫无感受,而是强加记忆,就大大抹杀了诗歌本身的美感。

  名家观点>>>

  诗歌最大的难在于无法概述

  “我年轻时写过很长时间的诗,为什么我没有成为诗人呢?因为我发现自己实在写不好,所以我就改写小说了。”颁奖典礼上,著名作家毕飞宇一席话逗乐了在场众多小选手。不过毕飞宇坦言,这并非是一句玩笑话。在毕飞宇看来,创作诗歌需要对语言进行“破坏”和“重构”,而诗歌最大的难就在于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比如我写一个小说,你看完了可以用自己的话去介绍这本小说的内容,但诗歌的意涵却没办法简单用一句话概括。你要想解释一首诗,唯一的办法是诗歌本身一个字都不能错。离开了它,你就解释不起来了。这就是诗歌最大的难,其实也就是诗歌最大的容易。它难在你不可企及,它又容易在和你心心相印,这是唯一的语言。”

  更该追求“诗意的居住”

  “考场作文不让写诗歌,那‘诗人’怎样在考试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诗歌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没有可能出现盛唐的辉煌?”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向毕飞宇抛出了几个问题,也让这位大作家打开了话匣子。

  “如果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像唐朝那么多的诗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个民族是有问题的。”毕飞宇直言,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科学家、大量的劳动力和极少部分的诗人。“诗歌的本质是农业,当农业文明时代过去了,诗歌作为农业文化符号,它的时代也就过去了。”

  爱诗就要全身心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吗?如何处理好诗歌与生活的关系?面对台下数百位诗歌爱好者,毕飞宇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要追求成为一名‘诗人’,但是你们可以通过诵读诗歌,让自己的生活与诗句为伴,这就是‘诗意的居住’。”

  赛事速递>>>

  12万学子参赛激发学诗热情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举办,大赛旨在传承中华诗词,弘扬民族文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大赛负责人姚卫伟介绍,此项赛事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在第一轮海选阶段,全省共有12万学生踊跃参与,通过两轮角逐,共有214名学生分别获得小学、初中、高中一二三等奖,十四位学生获“诗歌之星”称号。

  邀您互动

  快来挑战“75天古诗打卡”

  日前,扬子读写网微信公众号(yangzidxw)推出了“75天古诗打卡计划”,读写网主播欣欣姐姐每天一首古诗“读给你听”,同时还配上语文大咖姚卫伟教授的独家诗词解析,每天五分钟,轻松掌握小学75首必背古诗。扫描本版二维码进入打卡社区,每日背诗打卡,还可分享朋友圈。坚持75天,还有语文名家姚卫伟老师精编的《小学必背古诗75首分类全息鉴赏》免费送(限前100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