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01-12 娱乐要闻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作者/斯塔西

一直以来,国内警匪犯罪题材电影,囿于各种不可控因素,总是拍得束手束脚。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警匪犯罪片,但大多数类型片的故事情节脱离现实,价值观表达拧巴。如何拍好中国式犯罪片,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终于出现了这么一部作品《“大”人物》,既揭露现实、贴近生活,又符合主流价值、令人热血沸腾,走出了大银幕警匪犯罪片一条出路,给了类型创作者一些启示。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我拍这个片子原因很简单,就是出口气,求个公平。咱老百姓眼中的大人物,要么位高权重,要么有钱有势。但其实咱老百姓有时候,才是真正的大人物。这就是为什么片子里小人物警察有一个大人物孙大圣的名字,最后他还扳倒了真正大人物!”五百导演心直口快地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

提到五百,可能电影圈还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在网剧圈,他可是多次缔造现象级口碑网剧的大人物,弧光联盟发起人、五元文化创始人,《心理罪》《画江湖之不良人》《古董局中局》导演及《白夜追凶》制片人。所以这一次,他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带着《“大”人物》闯荡大银幕。

五百透露,之所以一直扎根在网剧,是因为他出道于互联网风起云涌的2012年,他想做开拓者,同时也在等一个回到大银幕的机会。终于他等到了现在,一方面有这么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找上来,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变得成熟,观众选择变得理性,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些社会现实题材影片。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五百导演

“这些年,基本功没白练。”五百总结说,终于等到这部电影,尝试不同于他以往所拍摄的网剧,不用炫技、自成一套的写实粗糙拍摄。接受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专访的五百导演,独家揭秘如何从题材、情节到角色全方面,落实符合国情的警匪犯罪题材影片。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擅用社会新闻,以事件写实呈现

山东三名哥们合伙造假硬币,他们砸钱买设备,苦学了技术,不造100元大钞,只造1元硬币,最终他们花了18万只造出了16万,亏了2万。

上述这则荒诞的社会新闻,正是《“大”人物》开头所呈现的情节。五百导演把几年前看到的社会新闻改编进了电影里,“造假钢镚儿,还亏了,这种荒唐事,它确确实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改编一部警匪犯罪片,最难的就是找到国内能够匹配的社会事件,作为背景。五百坦然说,他就用了自己平时看到的社会事件,“他们能引起我的共鸣,也就能辐射到每个人的心里。”除了开头的造假币事件,还有家长摇号买学区房的困境;开发商的强行拆迁;大人物找东欧人解决隐患;断章取义的网络暴力等等。

专访五百导演:从《“大”人物》看如何落实中国式警匪犯罪片

找到相应的社会事件后,下一步就是选择呈现事件的方式。五百认为这就和定制一款产品思维类似,如果你的题材内容是一款高端产品,比如《古董局中局》,它讲述的是古董世家的故事,“那我可能在拍摄上,道具上要非常讲究,运镜上也是尽量精致,把它变得更传奇化一些。”

但《“大”人物》则是一个社会现实题材片,讲述的是小警察对抗蛮横跋扈富二代的故事,它必须是一款更亲民的产品。“所以我选择的是粗线条的拍摄方式,也就是不讲究、很糙的方式。因为我不想让观众注意镜头,只想让观众跟着事件走,把事件本身呈现出来。”

除了呈现方式,在素材选择上,它必须是亲民的。比如警民联欢的节目排演,老警察升职门槛执法资格考试,“只要是当过警察,或者是在公安系统内工作过的,都知道资格考试就像魔鬼一样,太多的这些老刑警破案无数,满身伤痕累累的‘战绩’,但是就是过不去这个考试。”五百解释说。

所以很多“战绩”满满的干警只能冲锋在一线破案。为了表达敬意,五百加了三人比伤疤的戏。“局长最初没有名字,为了表现三人既是上下属,也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关系,我就加了名字,让他们在这段戏里直呼其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