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适合“发呆”才是好的古镇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人物(建筑篇)”发布仪式近日在成都洛带博客小镇举行。贝聿铭、阮仪三、张锦秋、张永和、刘家琨、陈可石、邵韦平、俞孔坚、李兴钢、马岩松等十位来自建筑设计领域并作出卓越成就的设计师获“中华文化人物”大奖。
平遥古城完好地保留下来,离不开阮仪三的努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阮仪三以一名“行动的知识分子”的姿态,殚精竭虑地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懈努力着,他已经成为古城保护的标志性人物。他保护的文化古城除了平遥,还有丽江、周庄、同里、甪直、乌镇、福州三坊七巷……
在谈到什么样的古镇是好的古镇,阮仪三认为,丽江、阳朔、大理,平遥,苏州的平江路,都是我愿意“发呆”的地方。当游客可以在古镇里发呆,就说明他们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有了闲情逸致,就像诗里写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人已经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好的古镇。
获奖者中,70后设计师马岩松引人注目, 他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中国传统城市应该充满文学性,现代城市大多给人的感觉是钢筋水泥丛林。未来建筑设计,要围绕建造“山水城市”寻找灵感,归根到底,是让人在城市环境中与自然产生情感的联系。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