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她被鲁迅攻击得体无完肤,却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01-13 娱乐要闻

1

国人第一次知道杨荫榆的名字,几乎都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里: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杨荫榆是苏州人,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的三姑母,也是中国公认的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绛晚年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里曾感叹,“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她被鲁迅攻击得体无完肤,却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2

1923年12月26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兼职教授周树人,在校内作了一次著名的关于女性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两个月之后,39岁的杨荫榆正式上任该校校长,而她自己就是争取独立的娜拉的原型。

杨荫榆的婚姻是家庭包办,她的母亲、杨绛的祖母把她许配给了一户蒋姓人家,定亲时只图一个门当户对。过门当天才知道,蒋家少爷是一个智障。据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回忆,“那位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拉子。”

除了杨荫榆自己,没有人会支持她。她抓破了智障的脸皮,“想必是为自卫。”她回到娘家就不肯再回蒋家,蒋家婆婆亲自上门来要人,她索性撕破了脸,声明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蒋家。因为蒋家少爷是独子,于是杨荫榆落了个“灭门妇”的恶名。

不幸的婚姻早早破坏了杨荫榆的人生,她从此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业中去。23岁那年,她考得公费前往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留学,六年后回到北京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工作。又过了五年,她作为优秀人才被当时的教育部资送赴美留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专修教育。

她被鲁迅攻击得体无完肤,却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离开北京那天,许多学生到车站为杨荫榆送行,给7岁的杨绛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学生都送礼留念;那些礼物是三姑母多年来珍藏的纪念品。”

赴美留学的同船旅客中,有浪漫轻浮的徐志摩,他在日记中把同一批留学的十位女子依次点评一遍,最后是杨荫榆。徐首先揶揄了她的年龄,说35岁的她已不能称为“小姐”,最多称之为“大姐”;而且年近40,容貌已经没有点评的必要了;至于穿着,“倒居然自忘年老,著意修饰。”

不奇怪,在徐志摩这样的人眼中,对于女性能看到的只有年龄和颜值,也就是只有花瓶的价值。

3

杨荫榆在哥大师从胡适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成绩非常优异,屡次获得学校表彰。她反对激进的变革,力主教育与政治分离。但她性格较为执拗,说话办事带有西方直来直去的风格,不习惯给人留余地,因此观点即便正确,也难以令人心悦诚服。若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实在是她日后在“女师大学潮”中难以为继的原因。

虽然在日本和美国受过高等教育,但杨荫榆对学生的态度,仍然倾向于家长式的态度。对于年龄尚幼的中小学女生,这本来是不错的,例如她在苏州时的学生谢巾粹就相当感激:

“杨先生在女二师,恰是吾级的级任老师。吾们既佩服杨师的学识、经验,更感觉杨师的和蔼可亲热心恳切,宛如慈母的态度。后杨师应聘北女师,我级同学哭留无效,一别二十余年。”

但爱之深往往责之切,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杨荫榆对学生的要求,则容易被视为封建守旧权威的强迫。

推荐杨荫榆接任女师大校长一职的,是鲁迅的老友许寿裳。但杨荫榆上任后做了两件事,两件都可能动了鲁迅的奶酪:

一 杨荫榆要求女师大的教员,应该依照北大的规则只能专任、不能兼任。这使鲁迅这样在教育部拿正工资的兼职教员,不得不跟学校的这份兼职收入说再见。

二 杨荫榆要求女师大的学生,应该自尊自爱自强,不要跟教员之间有过于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其实是针对另外的教员而言,此时女师大学生许广平也还没有跟鲁迅有超越师生的关系,但或许依然让鲁迅有被冒犯的感觉。

她被鲁迅攻击得体无完肤,却是一位伟大的校长

于私,可能觉得杨荫榆讨厌;于公,鲁迅对于学生风潮的态度,跟杨荫榆刚刚相反。于私是不待见,于公是典型的政见不合。所以就“不惮抱着最大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鲁迅而言,对于杨荫榆很难有什么好话。《寡妇主义》、《忽然想到(七至九)》、《“碰壁”之后》、《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补白》、《答KS君》……鲁迅讥讽杨荫榆是“拟寡妇”,是迫害学生的“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已经有从论战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嫌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