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真的降了!三到五折是常态,传3000万以上将受严监管
作者/霍青城
2018税务大年,影视行业税务乱象丛生,税务总局10月开始以霹雳手段整治,广电总局11月接着倡导明星“限酬”。时间已过数月,2019新年伊始,影视行业变化几何?
小娱走访发现,“税前”合同已成为行业共识,明星“限酬”效果颇为明显。多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真的降了,明星片酬打3到5折,很普遍。”
有消息称,准一线青年演员,普遍折价一半以上,以2000万到3000万成交者居多,有人甚至降了8成,1000万成交;而大明星普遍低调,少有接戏,业内人士透露其市场上限为7000万左右,片酬过亿的时代已然终结。
业内某资深人士对未来持续看空:“片酬能到3000万,已经很不错了,市场每周都在变,在限薪令和税务两道关卡之外,三大视频平台日益收缩的预算,成为市场上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再往后推一个月,1000万的戏,明星们都得来抢。”这位资深人士认为,现在大家还能谈谈片酬,再过段时间,明星们讨论的,将是“无戏可拍”。
与日益明朗的明星片酬相比,影视行业工作人员的税负问题,依然在博弈当中。
独立制片人秦小木表示:“以前通过工作室,几个点税率,现在最高要30%多,很多编剧、导演、监制等,收入都符合最高档。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谈判,片方往往会愿意承担一部分税点。”
“大合同暂缓签约,大家一直寻找其他可避税通道。”一位影视公司财务总监对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透露,天津、厦门等地近几日传来的核定税率消息,一度让圈里人振奋不已,但娱乐资本论发现,相关税率文章已被删除,此前的政策传闻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观察。
“市价7000万封顶”,传总局内部限价3000万
秦小木做了4年制片,创建了多个满员的影视交流群,消息四通八达。
此前,广电总局2018年11月发出“限酬”通知,规定明星片酬40%和70%的比例,即主演片酬占比不得超项目总预算的28%。随后,三大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等6家影视公司公开声明,演员总片酬不得超5000万。
不过秦小木从一位近期频繁出入总局的制片主任处打听到,演员片酬不是5000万封顶,而是超过3000万,就很危险,很容易被抽查。对此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致电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办公室核实,对方回应“未听说,一切看公告。”
虽然没有明文,但秦小木最近观察的明星成交价几乎没有超过3000万的,均为准一线青年演员。秦小木描述这一类演员为——有过大火作品,但不是男一女一,也单独挑过大梁,属于大家都知道的,但根基并不稳,遇到合适的作品就能稳升一线。
“这类准一线演员都喜欢报6000万、8000万的数字,以前可以谈,谈到4000万就不肯降了,现在普遍成交价为2000、3000千万,降一半,还都是税前。”
另一位制片人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他获得的情报也大概如此,如黄景瑜的《青春创世纪》,在限酬政策之前报价7000万,政策之后,成交价为3000万。当然还有降8成以上的,如报价6000万的尹正,因十分喜欢《原生之罪》,自愿降到1000万。娱乐资本论分别以微博私信的方式,咨询了黄景瑜和尹正的经纪公司关于演员片酬问题,截至发稿前,均未得到回复。
“还有,你有没有发现杨颖、唐嫣、赵丽颖这些大明星,一点动静都没有。”秦小木认为现在不管是税务总局还是广电总局,盯上的就是这些S级别的明星。“限酬、税务标准摆在那呢,当然我们片方也不敢随意请,风险太大,肯定会被查。”
“天下苦明星久矣。”秦小木表示演员“限酬”对行业十分利好,可以倒逼行业将更多的钱用作制作层面,不再唯明星论,也给了众多二三线演员出头的机会。“总局限酬属于倡导型意见,没有法律强制效应,但就是给了全行业一个‘师出有名’,大家合力一起压价。”
当然更积极的是市场反馈。过去2年里,很多大明星、大IP剧都扑了,秦小木告诉小娱,现在业内认可的是平台购片协议。“比如你有没有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购片协议,购片框架也行,有没有播出平台参投?现在片方卡的是回收渠道,而不是明星咖位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