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卫视大洗牌,电视迎来至暗时刻丨数据控
作者/柚子 编辑/费小丑
为了看清2018年五大卫视的格局,我们对其最为重要的剧、综艺做了全面的数据收集,扫描其稳定观众大盘和原创商业能力,试图理出一篇可以清晰看见其概貌的解析文章。
先看以下几个简单的结论。
1. 剧集收视表现全面下滑,破1数量大幅缩减。
2018年平均收视破1电视剧14部,其中湖南、东方、江苏、北京四大卫视分部贡献了2部、5部、3部和4部,浙江卫视缺席。这个总量相比2017年减少了100%,要知道,去年湖南卫视还有10部收视率破1的电视剧,剧王《人民的名义》掀起全民追剧模式。
2.原创综艺成绩大幅跳水。
2017年五大卫视有29部季播综艺收视率破1,而浙江卫视《奔跑吧》《中国新歌声2》还以2+的平均收视率保住了自己在综艺方面的优势。然而2018全年只有11部综艺的收视率能过1,综艺大台浙江卫视季播综艺收视率出现大跳水,从15部锐减至3部,相比之下湖南卫视从6部跌至4部,东方、江苏1档节目的跌幅就显得小巫见大巫。
更为戏剧的是,许多综艺不知不觉消失于我们的视线中,最明显的便是2017年蜂拥而起的慢综艺。包括浙江卫视《漂亮的房子》、江苏卫视《三个院子》、东方卫视《青春旅社》等等,播了第一季就再也没有了后续。
在内容表现的极速下跌中,多年来卫视平台唯湖南马首是瞻、浙江卫视千年老二的格局也出现了动摇。根据网络发布的2018全年CSM52城平均收视率,北京卫视以0.223的成绩略胜湖南卫视一筹,而第三名的东方卫视已经与昔日老大——芒果台不分伯仲,被戏称为“二台”的浙江卫视沦为第四,江苏卫视在五大卫视中垫底。
面临一个注意力全面迁徙的大时代,当剧集、综艺这两项最能直观反映成绩和整体实力的数据越发萎缩,内容影响力和观众都在全面消失的卫视还有翻盘的机会么?
电视剧:话语权的转变
电视剧行业有一个约定俗称的大小年之分,逢双是小年,电视剧品相不好、收视不高。2018年逢双,便是整个电视剧行业不温不火的一年,电视剧市场上,一直没有出现一部可以在话题度上跟《延禧攻略》PK的大剧,内容上不强,自然表现在收视上。
过去的2018年只有14部电视剧平均收视率过1,相较2017年数量减半。
要知道,2017年剧王《人民的名义》收视破3,收视破2的电视剧也有《那年花开月正圆》及《我的前半生》。即便除去特定产物《人民的名义》,东方卫视《那年花开月正圆》也能以2.85的收视率位居第二。
但这种超高收视的现象在2018年消失不见。
以号称最懂年轻观众心理的湖南卫视为例,2018年拿的出手的成绩寥寥无几,收视第一的《谈判官》仅1.192,《老男孩》勉强过1,其余都未过1。
扑街的那些大剧,很多在年初赚足了话题,比如新晋小鲜肉参与的《流星花园》、顶级流量加持的《甜蜜暴击》还有青年偶像主导的《温暖的弦》。
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整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湖南卫视平均收视破1的剧仅占12%,而这个数字在2017年是47%,同比下降30%,滑坡明显。2017年,抛却《人民的名义》,湖南卫视依然有9部电视剧收视良好。
“青春”、“女性”、“偶像”、“狗血家庭”是湖南卫视电视剧最核心的元素,但2018这些元素统统失灵。
湖南卫视尝试了以家长里短取胜的《如果,爱》、小鲜肉扛大旗的《斗破苍穹》《凤囚凰》、言情大作《凉生》《温暖的弦》,甚至是又红又专的改开大作《你迟到的许多年》《那座城这家人》。Whatever,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在收视率和话题上败下阵来。成也青春、败也青春,湖南卫视服务的核心受众年龄在16-24岁之间,但各种新式互联网产品的兴起无疑以不同的方式分割了其受众,不仅仅是视频平台。
同样的尴尬出现在浙江卫视上。2017年浙江卫视尚有《欢乐颂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部平均收视率破1的剧为其撑起电视剧门面。
到了2018年,竟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拿得出手,收视最高的《和平饭店》仅有0.9,被寄予厚望的大戏《创业时代》《扶摇》难当大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