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市民赵浩然,28岁: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更期待效果长效保持
把“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写入民生实事,是惠及基本民生的一件实在举措。我住的四方新村小区就是南京最大的老旧小区之一。原先小区存在车位不足、道路坑洼、硬件设施破旧等老旧小区常见的问题,今年小区进行了出新改造:道路修得平整了,不再坑洼,长期占位的僵尸车、摊贩,还有小区里面的饭店也进行了整治,减少了油烟扰民;而且还增加了小区绿地和停车位数量。前后的显著变化,切实显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效果和必要性。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更期待这类老旧小区在改造后,能够加强物业管理,毕竟“三分建七分管”,希望改造的效果能够长效保持。
扬州市民朱浩民,30岁:
整治黑臭水体重在“深入”,期待乡村河道早日水清景美
我特别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把“深入整治黑臭水体”单独列为一项。就我家的村子看,这两年发展真的很快,村子周边的工厂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也多了,不过随之而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村子里的河道变得黑臭。“深入整治黑臭水体”,我觉得表述中特别强调了“深入”二字,就是在治理大河大湖的同时,还不落下小河小塘的水质,因此我特别期待政府把目光聚焦在乡村河道水体,2019年在乡村河道多投入,早日实现河畅、水清、景美。
南京市民杨叶亭,69岁:
期待分级诊疗机制加快发展,社区医院能有更多医疗服务
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放在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中的首位,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体现了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民健康的重视和投入。我所在的锁金村是南京最大的居民小区之一,目前社区医院的医生、设备仍显不足,做一次胃镜检查还得去大医院。大医院诊疗条件虽好,却人满为患,看次病要花上半天甚至更长时间。小病还要去大医院看,无形中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低效使用。吴政隆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放在了显著位置,我非常期待在2019年医疗资源下沉、健全分级诊疗上出现可喜的变化。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