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女兵咖啡屋

01-15 娱乐要闻

  [南京]韩今

  乘着参观珠海航展的余兴,几个老兵问珠海有什么名胜古迹,找个地方看看。东道主老关说,去看看淇澳岛!有个苏兆征的故居,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省港大罢工的总指挥。还有条用当年英国人赔偿的白银建的白石街,算是珠海十大景点之一呢。

  沿着恬静的海边,车子开了四十分钟,经过一个大桥,进入了淇澳岛。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与虎门相对。据说当年英军进攻淇澳村时,因退潮船被困在海边,被组织起来的村民狠狠还击,死伤多人,被迫举白旗议和并赔偿了3000两白银。居民用这些白银建了这条1000多米的白石街。

  从苏兆征故居出来,就是著名的白石街了。白石街的起点,有一个牌坊,一座抗击英军的村民石雕像。一旁是有十来门铸铁炮的炮台。一条青石板铺的街道,两旁是些老房子。

  一个名叫“漫之盧”的咖啡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户普通居家大门,墙上贴着三块横的小木板,一块写着“茶饮、咖啡、甜点”;第二块写着“看书、聊天、发呆”;第三块写了五个字:“女兵的故事”。

  女兵的故事?进去看看!屋子不大,放着几张桌椅,一个高吧台。吧台正面镶着一个铝合金的五角星,中间是一把系着红绸子的军号,兵的特色出来了。一个穿深色T恤的当地姑娘在调咖啡,屋子里散布着咖啡的清香。后门外,是个种满鲜花的小院子。两张小圆桌,几把椅子,一个遮阳伞,很有情调的一个小咖啡店。

  “看女兵照片!”老关指着进门左面墙招呼大家。嘿,整整一面贴了灰白色印花墙纸的墙上,挂了十几个镜框,全是当年穿65式军装的女兵照片。单人照,多人照,还有几十个人的集体照,黑白居多,也有几张彩照。进门的一个大镜框里贴着三十张人头照,并有总机房接电话的老照片,看来是一个通讯排的编制。照片墙的下沿,贴了一排令人心潮激荡的红字:“战友,我记得你年轻的模样!”一张四人合影照上还用白色的笔写着“离别了,亲爱的战友!”

  同行的几个老兵都是穿65式军装过来的,看到咖啡屋里的老照片,亲切,兴奋。我问服务员:“老板是什么人?”服务员说:“她是武汉人,集体照左边第二个。”我问:“她在吗?”“不在。她就是每年来两三次。”

  照片上的她,苗条,清秀,青春,是我们同龄的一个女兵。

  为什么会在珠海的淇澳村办这样一个咖啡屋?还贴上这么多老照片,是在这纪念她们的青春芳华?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我们这些老兵情不自禁地讨论起了这个话题。

  从部队转业到珠海工作、69年的兵老关说:“武汉军区有广东的兵,也许是战友在珠海聚会,到淇澳来看看,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开个咖啡屋,便于战友每年来聚聚!我们战友就在珠海聚过。”

  同行的主任夫人当过通讯兵,说得就富有感情了:“战友情,比海深。我们那时都是十七八岁,最好的青春都是在部队度过的,天天吃住一起,生病什么的,都是互相照顾,比亲姊妹还亲!用这个方式纪念难忘的战友,很浪漫的!”

  主任思路就是不一般:“我看啊,里面有爱情故事!也许她的部队过去住过广东,她在这里有初恋……”

  我说了一个复杂一点的故事,因为在和服务员闲扯中得到一个线索:她奶奶认识老板。“这个女兵应该对这个小岛很有感情。这里有炮台,对面是虎门,应该是军事要地,住过部队。部队住在这里,肯定和老百姓打交道,少不了麻烦渔民。一次女兵生病了,而且是大病,得到村里一位渔民大妈的关心,天天熬鱼汤给她补身子。至此,她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转业后,战友旧地重游,也专门去看了当年的大妈。但大妈脑梗后行动不便,需要有人照顾。大妈的孙女是个孝顺的女孩,情愿在家照顾奶奶。于是老兵就提出在这里建个咖啡屋,让孙女来经营,顺便留在村里照顾奶奶。这个故事,既纪念了难忘的战友情,又续接了深厚的鱼水情!”

  大家笑了,鼓掌。倘若不信,那你说说,这个女兵咖啡屋有什么样的故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