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乘“绿皮车”跟随民工返乡 体验春运“麻辣之旅”

02-10 娱乐要闻

乘“绿皮车”跟随民工返乡 体验春运“麻辣之旅”乘“绿皮车”跟随民工返乡 体验春运“麻辣之旅”乘“绿皮车”跟随民工返乡 体验春运“麻辣之旅”

  高铁、便当套餐、拉杆箱是春运。绿皮车、方便面、蛇皮袋也是春运。每年春节,川渝地区就是南京春运节前客流最热门、启动最早的方向之一。为满足运力需求,铁路增开了大量临客,绿皮车临客3216次是南京今年开出的第一趟春运增开列车。春运期间,这些运量大、票价低的绿皮车,温暖了众多旅客的回家路。扬子晚报记者跟随千名辛苦了一整年的打工者们踏上前往“天府之国”的返乡之旅。     实习生 邵宇阳 张炎雄  张龙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徐媛园  

  记者体验

  走一趟列车要2小时 像吃了“四川麻辣烫”

  1月25日13时,临客3216次列车从上海站出发,满载着返乡的打工者驶向2167公里外的成都。从东经121度到104度,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全程2167公里,历时35小时26分钟。车上没有空调,没有卧铺,虽然无法与高铁动车里舒适的环境相比拟,但全程132元的低廉票价成为返乡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朋友的首选回乡方式。

  列车启动,车厢内变得拥挤嘈杂。暗绿色的车体,老式燃煤供暖供水的列车,透露着年代感。许久不见的绿皮车,也只有在春运这个特殊时段,才以“临客”身份短暂出现,以缓解铁路运力紧张。从南京驶出时,列车便已满员。车厢的各个角落里都坐满了人,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摆满了行李架和过道。由于拍摄需要,记者要在车厢内走动,但有时实在挤不过去,只能跟着卖“啤酒饮料花生米”的列车员往前走。一趟下来,要走两个小时,感觉就像吃了“四川麻辣烫”。

  乘客感受

  不是买不起高铁票 而是“习惯了省钱”

  “江苏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也有很多机会,这边的薪资待遇也很好,很巴适!”在苏州一家建筑工地工作的电工罗国平师傅,在苏州已5年了。“苏州玉雕不错,这是我给孩子们买的玉佩,挂脖子上的;这个是给孩子妈买的,金镶玉……”罗师傅开心地展示着他给家人带的春节礼物。罗师傅告诉记者,他没有选择高铁,并不是买不起车票,就是“习惯了省钱”:“以前省下来几百块,回去能买不少东西,现在虽然不在乎百十来块钱,但习惯了,还是想多省点,给孩子包个大红包。”

  姚甚平夫妇来自四川眉山,在南京一家纺织厂打工,已经4年多了。“江苏这边发展很好,年后我们愿意继续跟着老板干!”车子刚到前一站,姚师傅就拿出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了:“快到家了!想吃啥子嘛,爸爸回去给你们做。辣椒炒肉,行!”

  工作人员这样说

  资深乘警:

  随身警报一响,眼睛立马像抹了“朝天椒”

  “当列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时,警报最好一次也别响,一响,眼睛立刻就跟抹了朝天椒一样,整个人都激灵了。”

  “师傅,您醒一醒,你们是一起的吗?看好自己的东西,手机放贴身的兜里。”南京乘警支队铁路民警张鑫在车厢巡视检查时叫醒了一位先生,叮嘱他看管好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师傅,您外套不要挂在这里,最好自己抱着”、“师傅,您从哪里上车的,要去哪里,麻烦出示下证件”……从白天一直到凌晨4点,整整14多个小时,张鑫一路巡逻,记者跟着他,就没见他闲过,就算是下来歇着,也是随时待命。“在值乘当中,基本上就是一个小时一巡视,安全宣传、发现问题、制止隐患等,少不了要多说几句。就说在车厢里吸烟吧,这是不行的,存在安全隐患。”一趟下来张鑫口干舌燥。为了保持清醒,张鑫特意在工作前在口袋里放了一瓶风油精,时刻让自己保持高度集中。

  “车上19个车厢满负荷运载,行李多,人员密集,很多人辛苦打了一年工,我们要保卫好他们的财产安全,让他们安安稳稳过个好年。”除了巡视宣传外,张鑫还要下车与车站执勤民警办理交接,一直忙得吃不上饭。车上并没有空调,但张鑫带着10斤警械,巡视一趟后,就像刚吃完火锅,汗水顺着帽檐哗哗淌了下来。

  实习列车员:

  上了绿皮车才发现,这趟旅途是“香辣火锅”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供电与工程学院1603班的李康,今年第一年实习,就上了这趟“绿皮车”。本以为是“清汤涮羊肉”的旅途,在上车后,才发现是“香辣火锅”,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帮着乘客搬行李、办理补票、解答乘客的各种问题……有乘客要买东西但车厢人太多推车过不去,他得把食品拎过去然后让乘客传递过去;甚至还会有旅客在长途坐车后产生“火车综合征”,误以为到站了非要跳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