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流浪地球》打一星?
哪里有吴京,哪里就有激战。《战狼2》之后,《流浪地球》的观影评价又一次呈现出了特别激烈的两极分化。
《流浪地球》举行首映的时候,口碑好得出奇,所有去看片的业界大咖都发出了同样赞叹。文化学者戴锦华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启了。”导演徐峥则说,“里程碑式的电影,绝对是世界级别的。”
可是公映之后,《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却从8.4一路跌到了7.9。影片页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一篇一星影评《流浪地球,不及格》。文末有2.8万人点了“有用”,3.6万人点了“没用”。
看得出来,对《流浪地球》的赞叹越强烈,引起的反感也就越强烈。
有知乎网友研究了豆瓣2010年后评分7.5-8.5分、评价数5万以上的国内电影,这些电影中两星平均占比为2.28%,一星为0.54%。而《流浪地球》的两星占4.5%,一星占2.2%,一星二星占比是最高的。
客观来说,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把它跟《逐梦演艺圈》、《富春山居图》这种标准一星烂片放在一起,着实有点无辜。
从评论区也可以看得出来,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其实不全是针对影片本身,有的仅仅是因为讨厌吴京,也有的是来自原著粉的失望。
而给了《流浪地球》五星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很生气“中国第一部史诗科幻片”分数被拉低,于是发私信谩骂给了一星的人,跑去各大应用平台给豆瓣app打一星的差评,甚至还排队给美国科幻大片《星际穿越》打一星(诺兰真的惨)
至此,关于《流浪地球》的观影评价,已经变成了一场逐渐失控的舆论混战,如“枪稿”作者灰狼所说,“关于它的舆论,已经演化成‘政治正确、水军横行、自来水灭差评、道德绑架、战狼精神。’”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观众逐渐高涨的情绪,与科幻电影透出的价值观,以及刘慈欣原著里透出的理性思考,恰好是背道而驰的。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的原著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人类预测太阳会爆炸,于是推着地球开始了漫长的流浪。几百年过去,太阳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开始有人认为流浪地球的计划是骗局,是联合政府独裁的阴谋。
大规模的叛乱发生了,叛军将五千人的“地球派”赶到极寒的地表,取走他们太空服的能源电池,这些人被缓慢地冻死了。围观的众人欢快地合唱起了《我的太阳》。
就在这时,太阳氦闪爆发了。
“《我的太阳》的合唱戛然而止,岸上的十几万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样,冻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在这突然出现的灿烂阳光下,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们仍稳稳地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像。”
这个场面是非常讽刺的,冷静理性的科学最终还是输给了狂热的乌合之众。就像《流浪地球》电影里人工智能moss在被摧毁前所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奢望。”
甚至都不必设想太阳要爆炸的那一刻,人类会如何反应,现实已经足够警惕。一部这样简单的科幻片,就可以让所有人都变得混乱,失去理智。
真是有点可惜。大家从《流浪地球》的影片里感受了各种象征各种情怀,唯独没有感受到的,是科学之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2761.html
- 上一篇:《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
- 下一篇:张凯丽22岁女儿近照曝光,清纯貌美身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