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先生吴京,凭什么
在春节档之前,谁会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亿演员”?还是个悬念不小的问题。
(准确点来说,应该是百亿主演,不然第一个百亿演员大概是某个横店的龙套演员了,一天能赶好几个片场的那种。)
的确,前哨战尚未打响之前,局势扑朔迷离。前有王宝强、成龙、黄渤已经离百亿一步之遥。王宝强有周星驰喜剧光环加身;成龙是春节合家欢电影的老牌王者,17年春节档票房冠军;黄渤也是口碑不倒翁,品质电影的保证。
沈腾虽然票房总数排在吴京之后,但在春节档可是有两部卖相极好的扛鼎大作,进可率先破百亿,退可保底破百亿。
相比之下,携硬科幻电影而来的吴京要想突破百亿,是需要再一次创造奇迹的。
然而,他还真的又创造了。《流浪地球》成了春节档最爆的电影,票房和争议再一次齐飞,各方的唇枪舌战,不比《战狼2》里的枪林弹雨来的弱。
在吴京“百亿先生”这一既定身份下来看,不得不感叹他实在是位面之子。短短四年不到,靠两部电影,登上了中国电影票房总统山,势头之猛前所未有。按照《流浪地球》目前的势头,影史票房第一名最有力的竞争者,还是吴京自己。
如果穿越回到1996年,指着电视上还细皮嫩肉的吴京,对大家说,这个闯情关的功夫小子,是23年后的票房皇帝,大家多半只会摆手嗤笑。
就算说给彼时的吴京自己听,他大概也不会相信。
吴京是北京人,自幼就选择练武的原因很简单,他的爸爸、爷爷、太爷爷,以至太爷爷的爷爷都是练武之人,所以吴京也得练,这算是家族传统了。
一直到吴京拍了《杀破狼2》,他最感谢的还是什刹海体校。他在那儿习得了过硬的功夫,磨炼了坚韧的意志,还有一点是,这里为他带来了进入演艺圈的缘分。
1995年,曾在这里挑选李连杰拍《少林寺》的张鑫炎导演,又去了体校,想找教练介绍个新人。吴京回忆说,教练那天特别仁慈,叫大家出去跑步,然后就可以休息了。
张鑫炎导演来了一个学员也没见到,开玩笑说教练吝啬。教练的确不想放人,体校学子马上就要出去打比赛了,只是站在身边的师兄随口提了一句,吴京还不错啊,说完被教练狠狠瞪了一眼。
等张鑫炎看了吴京,也一眼相中,带着懵懵懂懂的吴京,为他推开了功夫演员的大门。
吴京的老师也从体校武术师傅变成了张鑫炎、袁和平。
拍功夫戏一定要慢工出细活,当时拍《太极宗师》,20集电视剧能拍5个半月。放在现在根本不可能,40集拍20天。
一到今天没吴京的戏份要拍,袁和平一挥手,便叫他穿上群演的衣服一起去跑;夜戏舞狮,让吴京穿上黑衣,跟着去舞,美名曰“休息”。不是因为人手不够,而是让吴京感受,这些为你主角服务的人在干什么。
他们拍戏的匠人精神,被吴京视为正统。因为这和他连武的思路如出一辙,时间要够,火候要稳。他后来形容说,跟市面上的“汉堡”比起来,这才叫“佛跳墙”。
但恰恰是这些东西,也让吴京一度跟市场格格不入,让他十分迷茫,他说,我不会做“汉堡”啊。
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吴京,都是感慨这个武打演员的生不逢时。
成龙、李连杰这些前辈的大山压在身上,难以超越,同时武术动作片这个类型,也在式微。
《功夫小子》之后,吴京有8年之久没演过电影,他只能在电视剧里以功夫小子的身份摸爬滚打。
并非拍电视剧就不好,而是拍戏环境让吴京觉得味道不对。
当时因为剧组道具问题,不让他劈桌子这事儿,是这种味道不对的缩影。吴京特别咽不下去,好几个访谈他回忆起这段,都是一脸吃了苍蝇。拍武打戏,连这种真实的哼哼哈嘿都没有,还能叫武打片吗。
于是在2003年,吴京选择逆潮流来到香港,目的很单纯,只是想和实在的动作片距离更近而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