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们晒晒发际线吧
传统意义上的“年”要到明天才算真正过完,但参加了考研的学生,这两天肯定是没心思去看灯会了。16日考研成绩放榜,“考研成绩+流泪表情包”的网络词条毫无意外地爬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名。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景,每年都会固定上演,作为条线记者,按理说我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波澜不惊的,但点开标签词条的时候,内心却还是会陪着那个流泪表情包一起,“咯噔”乱跳一下。根据《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考研全国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2万人。这也意味着,今年勇于走进考场的考生,壮烈程度之于往年定然是加倍的。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共同点:只有通过沉重的努力,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寻找坚定的存在。
对知识的尊重和谦卑,是寻找这种存在最根本的原动力。伴随着明星学术不端事件的发酵,一个直白得不像热搜的词条迎来了大几十万人的围观和转发:本科、硕士和博士到底有啥区别?词条的解释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的:人类的所有知识是一个大圆圈,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只是圆心中的一个点。本科学习结束后,你让圆心有了一点突出,那是你所学的本科专业。而硕士学习,则会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和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会专注于此,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突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对于你来说,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放眼整个知识大圆圈时,你会发现突出的一点只是一个“意外结局”,圆圈的边界还有很长很长。
这个词条是碗不太好喝的“学术鸡汤”,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网友“毅马当闲”的补充更显完整:学识越多,才会意识到未知边界的周长越长,越会谦虚谨慎。而只知一点的人,感觉周边无所不知。所谓无知无畏,也来源于此。
但也不要因此就给知识和学术打上“枯燥”的标签。查看研究生扎堆聚集的树洞微博“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你会发现学术不仅不会使人刻板,还会让人变得风趣,甚至是学会自嘲。在明星学术不端事件后,账号曾经组织过一次大型的“晒证书”活动,各路硕博在评论里晒出了自己的学位证书,大把大把的名牌大学让吃瓜群众看花了眼,但正主自己却开始觉得无聊,证书大家都有,有啥晒的价值嘛!晒啥好呢?有人灵光一现:要不,我们来晒一晒发际线吧! 杨甜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4845.html
- 上一篇:李朝润诗三首
- 下一篇:380余个网贷平台被立案侦查 查扣冻结涉案资产约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