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蔡徐坤数据造假:饭圈“low”文化又破壁?
作者/舍儿
继吴亦凡粉丝将偶像送上北美音乐榜单后,蔡徐坤的粉丝又凭借着惊人的力量将偶像送上了央视。
昨日,央视新闻报道自媒体人为操作数据,直指某明星新歌微博转发次数过亿,以3.37亿人的微博用户比例来看,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转发了该条微博。但相信普通路人绝对不愿意“背锅”,连蔡徐坤何时发行新歌都不知道,更别提转发微博。
被央视点名的ikun(蔡徐坤粉丝)嗅到危机后紧急集合,在微博广场怒刷蔡徐坤公益行为试图为偶像正名。刷数据行为并不假,但蔡徐坤粉丝只是冰山一角。随着饭圈文化的扩散,抡博、打投、集资、应援等粉丝行为并不特属某一位艺人,甚至也不再是某一类艺人的专属。
饭圈文明
微博就艺人数据异常一事发布了公告,表示自2月3日起,微博转评数据显示上限为100万+,防止数据造假。
点开蔡徐坤微博,可以看到他每条微博的转发数量都是100万+,不仅如此,热转前7位也同样是100万+。 而据艾漫昨日发布的艺人活跃粉丝数榜单来看,蔡徐坤的活跃粉丝数量只有15.57万,明显可见数据的掺水成分。
但与吴亦凡粉丝以平台并未规定“一人不能多次注册账号”为由不承认刷榜是造假相同,蔡徐坤的粉丝也不承认抡博是造假,因为微博平台的转评数据从来都是计算条数,而并非人数。潜台词就是:我们有精力有金钱一人贡献10万次转发,碍着谁了?
这的确是平台的漏洞,但这同时也是粉丝在环境与市场的影响下,自发创立的一套规矩。
为了向路人卖安利,粉丝成立了个站,发布精修现场图;为了吸引金主爸爸的注意,让偶像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粉丝成立了打投组,手动或利用软件大量刷数据;为了维护偶像的名誉,粉丝成立了反黑小组,用美言控评,用举报消除恶语。
粉丝一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圈层文明,并沉浸在这样的文化世界中。在她们眼中,规矩不是用来遵守的,而是用来改变的。
阻我追星者,虽远必诛
1
微博诞生之时还只是社交平台,用着用着,它就被用户开发了一项鉴定艺人商业价值的功能。
打投组成员每日都有任务在身,新作品官宣、上线的时候尤其忙碌。如果被群主发现混在组织里却不干活,随时都会被移除群聊。
据加入过蔡徐坤打投组的成员描述,抡博并非手动,他们会使一款名为“星援”的APP,此款APP可以绑定10个小号,设置抡博频率、抡博数量与转发语。
当然,这并不是蔡徐坤粉丝的小秘密,而是所有打投组织的隐藏功能。起初,粉丝因虚荣心作祟,希望偶像的微博数据好看一些。后来微博有了热评热转功能,粉丝希望路人能够看到正向的言论,于是奋起为偶像成就一番盛世。
久而久之,抡博就行了圈内规矩。不仅是流量艺人,连林俊杰、蔡依林、赵薇这类的作品型艺人,热转数据也是粉丝打造的天下,但数量并没有年轻流量那么夸张。没有人觉得这行为有什么不妥,只是在顺应环境而已。
2
机场本没有前线,走的明星多了,也就成了前线聚集地。
不久前,屈楚萧小号怒怼私生饭非法获取其身份信息,其实这在饭圈中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几乎每一位合格的前线粉丝,手中都握有一份明星证件号名单。
航空APP可以用来订机票,可以用来值机,也可以用来查询艺人行程。虽然后来许多APP被停用或修复了这个bug,但粉丝还是有办法知晓爱豆行程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群众有需求,市场有供应。贩卖艺人行程的职业随之兴起,单次行程信息8元起价。365行,行行出“状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