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届奥斯卡:卡隆创个人记录,《绿皮书》成大赢家
很想知道,今年的奥斯卡没有主持人少了多少段子?
今年的颁奖礼看下来,你记住了什么?梅丽莎·麦卡西颁发最佳服装设计奖时的“倾盆大雨”装?
《波西米亚狂想曲》和《黑豹》基本上平分了奥斯卡技术奖项,《罗马》拿下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外语片三个重要奖项,《绿皮书》拿下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大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
奥斯卡是一个针对好莱坞电影的奖项,入局的玩家必须是在好莱坞发展的电影人,你可以不是美国人,但拍的必须是好莱坞投资的主流电影。
如果满足了好莱坞电影这个门槛,电影拍的再好,也只能入围最佳外语片这一个给外人的奖项。
就像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竞争最激烈的两部《罗马》和《绿皮书》。
好莱坞巨头们恨死了Netflix这个新兴的网络流媒体搅局者,不管Netflix多么财大气粗,花多少钱做奥斯卡公关,学院派都不可能把最佳影片颁给《罗马》。
这跟《罗马》本身的艺术质量无关,纯粹是每个国家的电影奖项都有各自的规则和侧重的方向。
奥斯卡最佳影片只会颁给每年颁奖季的奥斯卡命题作文,必须是按照学院派评委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需求量身定制的电影,才最有可能拿到这个奖项。
就好比今年拿了最佳影片大奖的《绿皮书》。
奥斯卡也不只是评选年度最佳的好莱坞电影,奖励每年业绩最优秀的电影人,能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必须能反应美国的种族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也就是有人说奥斯卡评奖喜欢政治正确的原因。
如果同一届奥斯卡上有两部题材撞车的电影,像今年的《宠儿》和《玛丽女王》,就只有一部最能反应某些种族问题的电影可以入选。艺术水准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不像女同性恋主角这样,直接就能反应学院派评委们对待LGBTQ群体的态度。
虽然这么说有点武断,但从历年奥斯卡提名和获奖的结果上看,用排除法做选择就是这样。
如果《罗马》拿了最佳影片,人人都爱这部电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大的目的可能是好莱坞这帮民主党的电影人为了怼共和党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把奥斯卡最佳影片颁给一部墨西哥题材的非英语电影,就是赤裸裸的表明态度和立场。
特朗普不是要在美国的南部边境上建一道隔离墙吗?民主党就直接把最佳影片颁给《罗马》。
这可能是《罗马》能拿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大原因,但这是奥斯卡,好莱坞肯定不会把奥斯卡最佳影片给一部全程讲外语的电影。
虽然奥斯卡每年都提前泄露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资源,很多人把这些电影也都看了,但奥斯卡评奖跟一个影迷的个人喜好关系不大。
美国的各种电影人工会成员里,很多人都是奥斯卡学院派的评委,按理说投票的都是同一拨人,各大电影工会奖的获奖者跟奥斯卡的获奖者应该重合度很高,但结果也并不是这样。
就拿每年的美国演员工会奖来说吧,艾米莉·布朗特凭借《寂静之地》拿到了演员工会奖的最佳女配角。但这部电影因为是科幻恐怖题材,碍于这类题材的电影在学院派评委里低人一等,最后连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都能给。
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2016年伊德里斯·艾尔巴凭借Netflix投资的《无境之兽》拿到了演员工会奖的最佳男配角,结果他最终也没拿到奥斯卡的表演奖项提名。
只能说各大工会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最终奥斯卡的获奖还是要看当年的政治风向和同时提名的竞争对手是谁。
就像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奖项就是《冷战》PK《罗马》,《冷战》的摄影师卢卡斯·扎尔2015年凭借《修女艾达》获得这个提名,最终输给了《鸟人》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今年的《罗马》摄影师原定人选也是卢贝兹基,最终他因为档期原因退出了,阿方索·卡隆自己做了摄影师。
《冷战》最后还是输给《罗马》,尽管它已经拿下了美国摄影工会奖最佳摄影。阿方索·卡隆也创作了一个奥斯卡的个人奖项纪录,同年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摄影两个奖项。如果卢贝兹基没有退出这个项目,他会拿下职业生涯的第四个奥斯卡最佳摄影?
不过大多数时候,各大工会奖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是每年颁奖季前哨站领跑的就那几个。这些奖项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个奖项,提名的几位就可以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
阿方索·卡隆凭借《罗马》第二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是毫无悬念的一个奖项。一部非英语电影可以拿到十个奖项的奥斯卡提名,就足以说明有多少评委是真爱这部电影,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影片,退而求其次给它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没有悬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