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话||胸无大志的女人可以一起创业么?
我和黄小姐认识于2008年,虽然我们两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南辕北辙,但能混在一起玩这么多年,有一个价值观上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是胸无大志的女人。
过好每一天,是我们的人生座右铭,当然,如果要在每一天前面再加一个形容词,我想是三个字:好玩的每一天。
所以,当2015年1月4号我们公号发出第一篇文章时,我们压根也没想到这个叫“蓝小姐和黄小姐”的号会怎么样。
我记得要发送的最后一刻,我说,我就要点发送了哦,黄小姐,说好的好的,快点发,然后两个人在电话里面狂笑了起码三分钟,大概是觉得很荒谬,又觉得某一个好玩的事开始了。
刚开始确实是为了好玩,纯粹是两个媒体濒临下岗的女民工想找块自留地,种种花啊种种草,扯扯闲篇吐吐槽。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第一篇稿,《当黄小姐要采访林青霞……》,要一边笑一边皱眉头,笑的是我们之前的文章原来都这么轻巧简短,字体和排版一点章法没有,阅读的难受度足够我坐时光机回去兜脸给自己一拳。
两个多月以后,我们接到了我们的第一条广告,三千块,两个人出差上海,去看一档节目,我跟黄小姐又叽叽咕咕一阵笑,“哎呀,有钱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俩可以一起去上海玩一趟了,原来公号真的蛮好玩。”回来我写了《范冰冰:一本藏肉指南》。
再后来的时间就像海啸一样扑过来,不太记得清具体的节点,只知道我们好像被吸入一波一波的浪,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太多的截稿线,被巨浪推着往前走。
所以当微信找到我们说希望我们可以谈一谈我们的创业过程或者创业故事,我跟黄小姐就都还挺懵的:哈,我们这也叫创业?我们没有正儿八经开过一次碰头会,没有正儿八经讨论过一次未来的走向,两个人哼哼哈哈边玩边看走到了现在,这样……也算创业?
“当然算啊,而且你们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两个女人一起创业,这个比较有意思。”微信的朋友说。
好吧,既然这样,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究竟胸无大志的女人可不可创业?而且还是两个胸无大志的女人,究竟是怎么可以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合作四五年的奥秘吧,如果说这真的说得上奥秘的话……
关于开始
我跟黄小姐是朋友也是同事,按照进入媒体的时间段,她是我的前辈,同在《花溪》杂志任职时,她还是我的上司。
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之间很神奇的竟然也没有什么长幼之序,有日子就在一起狂买瞎混,直到她看不过眼我在家混吃等死,在2014年底拉着我说,来来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公号。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你们号会叫“蓝小姐和黄小姐”?
因为我们真的一个姓蓝一个姓黄啊,而且好玩易记,你不觉得你一下子就记住了么?
但为什么不是“黄小姐和蓝小姐”(虽然至今,很多人依然会把名字记混),这是黄小姐的一个小坚持,她后来在很多活动上都会说,“因为我怕她中途又跑了!”
经过六年的相处,她知道我是一个没长性的人,从0到1会兴致盎然,之后就会想去玩新的,她坚持要我的名字放在最前面是要我知道,我们在做的这件事,是真的和我有关,而且是第一个,不要轻易掉头就走啊,这可是打了你自己的标签啊!有点荣誉感啊朋友!
真的开始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想,也常常有人问说,你们当时的规划是什么,我们俩看一眼对方:没有。你们有没有预期过粉丝数?还是没有。
有的是什么呢?是一个比较轻松开放的心态,就是圈个场地大家有个地方一起玩嘛。
那时候公众号方兴未艾,很多媒体人对于公众号是排斥的,觉得有悖于媒体的专业性,而有些互联网行业的精英呢,又太过认真,刚一开始就想着要上市,搞得压力山大,这也就显出了我们这些胸无大志的人的好处。
我们一方面觉得人应该顺应时代,二呢也没有必须要成的压力,不成也没什么,成了是惊喜,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先做起来。而且在微信上的“创业”非常简单模式,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它们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个平台上对于“内容创业者”的友好,和读者的即时互动,都让我们觉得创业的开始并不怎么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