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03-19 娱乐要闻

文|东北童星


1973年7月20日晚上7点,巨星李小龙在家中突发头痛。与夫人和友人简单攀谈后,他回到屋内休息,从此一睡不起。

因为事发突然,多年来人们在提起他的死因时,都会在前面加上“离奇”二字,如此一代传奇又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这之后不久,李小龙生前最后所住的宅邸——“栖鹤小筑”,被别墅原业主邹文怀挂牌变卖。然而因深陷“凶宅”传闻,房屋始终无人问津。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一位名叫余彭年的男人走进了银行,他从柜台贷来70万港币,转身便与邹文怀签下了“房屋买卖合同”。

那一年,余彭年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仅用100万港币,便买下了如今市值超过1亿元的李小龙故居。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李小龙故居

站在“栖鹤小筑”的门前,他的内心涌起了一场惊涛骇浪。年逾五十,他再一次踏上了“创业”的道路,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那时或许连余彭年自己都浑然不觉,一场巨变正在发生。因着这一个决定,他开启了辉煌的人生下半页。

此后多年间,他曾与李嘉诚一起登上《时代》周刊、花18亿建造五星酒店、当街“撒钱”富甲一方。

豪门多纷扰,就在所有人猜测百亿家产在未来将何去何从时,已过古稀之年的余彭年,正式向人大提出立法请求:

百年之后,将名下财产全部捐出,一分不留。

因为这一举动,余彭年成了“中国裸捐第一人”。然回首他的过往人生,他给予世间的却远远不止如此。

何为“裸捐”?

余彭年给出了最好的解释。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4年前的春天,余彭年老先生于北大深圳医院长眠。

这之后,这位发誓要“赚够一百亿,捐够一百亿”的名慈善家被众人奉上神坛。半生慈善路,这是他从童年起便在坚持的慈悲与善良。

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旧中国,余彭年似乎从降生那一天起便注定不凡。

6岁那年,余彭年的老家湖南遭遇了一场百年罕见的超大水灾。受祖屋地势的影响,余彭年一家成了村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家庭之一。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青年余彭年

房屋被冲垮、家人被冲散,彼时的彭家(余彭年原名彭立珊)已是满目疮痍。

在洪水来临之前,彭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为人忠厚老实,赢得了村里不少人的好感。

如今眼看着他们一家老小受难,乡亲们于心不忍,便自发为他们做起了灾后重建工作。

有了乡邻的帮助,余彭年一家得以跨过了天灾的坎,而也就是自那时候起,父亲便时常会对余彭年说:

“日后若有出息,一定不要忘记父老乡亲的恩德,为家乡做几件好事情。”

一场洪水,冲垮了余彭年的旧屋,却没能冲垮他心中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他从小便已立下的誓言。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从长沙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本可以留在省城找一份体面工作的余彭年,主动提出要回到家乡帮助年迈的父母照看生意。

在“大学生比金子”还要金贵的年代里,人人都笑他傻,可他自己却始终乐在其中。

父母在,不远游,游,则必有方。

上世纪五十年代,余彭年已近而立,家中生意也已完全步上了正轨。与家人几经商讨过后,他坐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

那是余彭年第一次离开家乡,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多年经商的经验,但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还是让这位南方汉子感到惴惴不安。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沪上长街,华灯璀璨,孤身一人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余彭年觉得这座城市正在飞快的吞没着自己。

因为没有任何后台背景,初来乍到的余彭年只能从最底工作做起。清洁工、勤杂工、书店销售员……为了能在上海站住脚,他近乎使出了浑身解数。

存活在大城市最逼仄的角落里,余彭年在外人看来是拿不上台面的“小赤佬”。当地人的跋扈让他饱受折磨,却也在同时教会了他忍耐与坚强。

渐渐的,他开始明白:人生就是一个渐渐受锤的过程,而绝望是一种罪过。

因着脑子灵巧又踏实能干,余彭年深受老板的喜爱,工作上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

眼见着好日子就在眼前了,可一场牢狱之灾却将这位年轻人,再次打入了谷底。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93岁老人裸捐62亿:世间最好的养生,是行善积德

新中国解放后,全国正式开展土地改革,而余彭年竟也在此时,被莫名其妙扣上了“逃亡地主”的帽子。

曾经殷实的家庭背景给了他上大学的机会,却也在日后成了他“犯错误”的证据,一时间余彭年百口莫辩。

1955年前后,余彭年入狱。四四方方的囚笼虽然困住了他的身体,却始终没能打趴他的意志。

为了讨回公道,他在狱中一次次提出上诉,虽屡战屡败,可他依旧屡败屡战。

在艰难等待回应的日子里,余彭年竟成了狱中的“红人”。因为文化水平高,狱友们经常会拿着家书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助朗读一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