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首份年报发布,双轮驱动的腾讯音乐稳中求进
作者/李当心
3月底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发布一年财报的密集时间段,而在众多上市公司中,作为去年12月份刚刚上市的新公司,腾讯音乐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无疑是业内极为瞩目的话题。
3月20日,腾讯音乐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核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腾讯音乐总收入同比增长72.9%至人民币189.9亿元,非国际财报准则下公司权益所有人应占净利润(“股东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118.5%。2018年四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同比增长50.5%至54亿人民币,非国际财报准则下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7.3%至9.16亿人民币。总体来看,腾讯音乐营收增速超市场预期。
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音乐娱乐平台,此次财报发布之后,腾讯音乐的高层亦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公布了2019年的业务重点。在2018年实现稳健增长之后,腾讯音乐将会继续重点发力内容投入,以求提高付费用户的转化。
Q4亏损?不存在的
财报发布之后,不少媒体首先注意到的是腾讯音乐第四季度的运营亏损为人民币9.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6.50亿元。
作为上市前夕已经实现盈利,并且是公开资料可查的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流媒体音乐平台,此次四季度的净利润却突然由盈转亏,这自然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但需要弄清楚的是,这次账面亏损的原因和腾讯音乐的主营业务营收情况无关。
根据第四季度的数据,腾讯音乐2018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54.0亿元,营收成本为人民币35.6亿元,毛利润为人民币1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3.9亿元增长31.7%。营收的上升和成本的控制显然给第四季度带来了比较可观的利润空间。
而之所以最终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8.76亿元,是因为一笔达15.2亿元的向音乐唱片公司合作伙伴发行普通股的一次性非现金股权支付费用。
据悉,在上市前夕,腾讯音乐接纳了华纳音乐、索尼音乐娱乐作为战略投资方入股,此次合作不止是资金的注入,更涉及了双方之后在业务上的合作。华纳音乐、索尼音乐娱乐以现金代价2亿美元,持有了腾讯音乐约6800万股普通股。
在腾讯音乐的招股书中,公司就已预期2018年第四季度会出现净亏损。该预期的净亏损主要由于公司当时正在评估的与华纳中国和索尼音乐娱乐发行股票相关的重大的一次性非现金会计费用。
因此,在上市之后,腾讯音乐2018年第四季度最终确定向华纳音乐、索尼音乐发行普通股的一次性非现金会计费用为人民币15.2亿元。需要说明的是,这类一次性非现金股权支付费用,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能反映公司的业务经营与盈利能力。
事实上,根据美股市场适用的Non-IFRS net profit原则,2018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的归属于腾讯音乐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人民币6.67亿元增长近30%。而从全年的盈利情况来看,经调整后,2018年全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17年同期的人民币19.1亿元增加至人民币41.8亿元,同比增长了118%。
可见仅从主营业务的收入来看,在第四季度,腾讯音乐依然延续着前几个季度的良好走势,继续稳健增长。
双轮驱动,在线音乐+社交娱乐构筑健康业态
众所周知,和Spotify等国外流媒体音乐平台相比,腾讯音乐在营收上一直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这得益于腾讯音乐独特的音乐社交玩法,音乐内容在其产品矩阵中可以完成从听音乐、看视频到K歌、直播等形式的多次内容消费。此前在上市时披露的招股书就显示,除了最常见的在线音乐付费收入之外,社交娱乐服务业务为腾讯音乐贡献了最大的一块收入,近两年来,腾讯社交娱乐服务和在线音乐服务带来的收入一直维持在7:3左右的比例。
从近两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双轮驱动的模式让腾讯音乐的营收状况和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一直在稳步上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