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懒倪大红:演了37年大爷,但我青春依旧
反正我就是认认真真地演。
1.24岁的“倪大爷”
1985年11月,《高山下的花环》轰动香港,打破内地电影在港30多年的票房记录。
里面有个叫段雨国的战士是文艺青年,不仅看过《雨果传》,会写朦胧诗,还随口说出一大串世界名著,引发香港观众热议。
其实那些书,角色的扮演者倪大红一本不差都读过。
他当时24岁,与32岁的唐国强站在一起,仍稍显老成。
学生年代,因为颜值,他接连被中戏、军艺、上戏拒绝。家里安排他去哈尔滨电线厂当工人,他坚持再试一次。
1982年第四次艺考,中戏的老师们分成两派,一派说他不爱说话,长相不正,另一派却说,80级的姜文也不好看啊。
放榜时,倪大红不敢看,求母亲买菜时瞅一眼,才知道被录取。
同班女生以为他是锅炉房大爷。班级排练小品,倪大红要么演爸爸,要么演爷爷,人送绰号“倪大爷”。
长相老成也有好处。大二那年他被导演谢晋看中,得以在《高山下花环》与一群中年演员搭戏。
成了校园红人,但班级排练时,他还得继续演大爷。
1986年,倪大红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从配角演起。
剧团里的雷恪生、李雪健、游本昌、文兴宇等人早已成名,依然兢兢业业。新人入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演得好,成名是迟早的事情。
成名这件事儿,倪大红不怎么着急。
90年代初,他演《哈姆雷特》里的篡位国王,迷住了台下小鲜肉的陈建斌。看了他主演的《浮士德》,演员高亚麟甚至想放弃学话剧。
“我看到了无法达到的境界。”
那时,倪大红收到过众多影视剧本邀约,但觉得没意思,“拍这种戏还不如多看两本书。”
这一年,《我爱我家》开拍,倪大红喜欢宋丹丹,主动客串了《我爱我家》中的一个憨傻角色,又被张艺谋看中,邀请在电影《活着》中串了一把“龙二”。
电影拍完后,张艺谋对他说:以后拍戏,还找你。
不过拍完戏,倪大红还是回到话剧舞台,他喜欢咂摸这里的慢生活。
1999年,倪大红排演田沁鑫导演的《生死场》,饰演配角“二里半”,观众评价他是剧里的戏魂。
第二年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评选时,评委都选择了“二里半”,却不知道扮演者是谁。
而在此时,世界已经步入千禧年,华谊、博纳、光线等民营企业纷纷成立,曾经同演《活着》的葛优已是大腕,国内影视市场正在光速发展。
这一年,倪大红40岁,他已经是国家话剧院台柱,依然不为人知。
2.这不是张喜剧脸
2005年筹拍《乔家大院》时,陈建斌极力推荐倪大红饰演“孙茂才”。看了“龙二”在《活着》的片段,胡玫当即拍板。
《乔家大院》播出后,收视率一骑绝尘,成为2006年度收视冠军。
凭借孙茂才这个角色,倪大红得到第一个影视圈奖项——最佳男配角,这一年,他46岁。
“黄金配角”成了他的标签。
随后几年,他接的角色不是反派,就是腹黑。
但他厌倦了,想挑战下喜剧。
不过,倪大红出演的《三枪》,成了张艺谋艺术生涯的滑铁卢。喜剧电影《堵车》票房只有110万元,网友评价它是年度最大烂片。2013年,演完《我的岳父会武术》,知乎网友说,倪大红想颠覆自己很难。
“天生boss脸,端茶倒水都像大佬。”
观众更喜欢他在《三国》里饰演的司马懿,深藏不露、狠绝阴沉,“连眼袋都透着算计和谋略。”
换言之,这不是一张喜剧脸。
但倪大红不着急。当初刚进话剧院时,很多人质疑他的表演方式,觉得不合群。他却说,“坚持住了,自己才有独特的舞台形象。”
“我还有很多潜质没有被发掘出来,创作上依然青春,没那么容易倒下去。”
3.50岁陪跑
有影迷称赞他的“面瘫式演技”,眼袋都有戏,但反对者称,倪大红就是面瘫,看他的戏就得快进。
自己有没有演技,倪大红也说不准。他说,反正我就是认认真真地演。
网友自发组织的“颜值不够,演技来凑”演员提名中,倪大红被选为第一。
翻开他的作品表,导演一个比一个有名。张艺谋、侯孝贤、孟京辉、林兆华、胡玫、张黎、孔笙。
2010年,倪大红因电影《透析》得到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在台湾桃园的颁奖典礼上,倪大红身穿大红色西装外套,难得高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