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04-04 娱乐要闻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波西米亚狂想曲》

We will we willrock you,砰砰啪;

We will we willrock you,砰砰啪。

 

即便你可能不清楚这首歌的确切来源,但你一定熟悉它的旋律。在盛大的体育赛事上,《天下足球》的解说里,或者中学运动会的间歇中……

 

随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热映,这部致敬一代摇滚巨星Freddie(牙叔)的影片,再次将摇滚、乐队等一系列存在重新带回了大众视野,更是在豆瓣获得了高达8.7的评分。

 

因为电影最后20分钟Live Aid的复刻,与其说是Queen(皇后)这支传奇乐队的故事征服了观众,不如更纯粹讲,是因为音乐魅力和力量,同那首We are the champions一起燃爆了整个片场。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波西米亚狂想曲》

提起乐队,在性格方面,人们通常联想到的会是“叛逆”“超难搞”“极其自我”“不易沟通”;外貌方面则是造型怪异、装扮张扬等等。

 

这些印象大多来自影视剧、媒体报道或其它间接渠道,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走进live house去感受现场。现阶段能够接触乐队文化的最大平台,也只有在草莓、迷笛等各类音乐节上。

 

曾经的崔健、黑豹已经成了白衣飘飘年代里的传说,而现代的乐队,仍旧只是偏小众文化的存在。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黑豹乐队

那么关于乐队,他们真实的面貌是怎样的?是否跟大众以往的印象相差很大?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几支乐队,聊了聊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反光镜

Q1:作为一支成立二十多年的老牌乐队,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A1:请去掉这个“老”字。哈哈哈哈。

就是坚持呗,不管做什么事,包括我们玩乐队,都是一份责任。我们要对得起反光镜。而且我们对待音乐,不光有热爱,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份职业,我们要怀着成熟的心态来保护它。

 

Q2:最希望听众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认识你们呢?

A2: 现场。有机会一定要去我们的现场,那种感染力,还有跟歌迷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棒的体验。

一切以作品和现场说话,我们多行走的荷尔蒙啊。

 

Q3: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超佛系”的态度?

A3:成佛了可还行?佛系,丧是吧?

我觉得“丧”就是没事闲的,整天窝电脑上上网,也不找点真实的事情做,没事就琢磨,可不给琢磨丧了。年轻人还是该多出去走走,跟现实中的朋友多交流交流,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我们乐队还是想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吧,对,就是正能量。能给老百姓带来充满希望的作品,我们讨厌丧。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鹿先森

Q1:很多人是从《春风十里》这首歌认识你们的,当时写下它的经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A1:《春风十里》是乐队第一首完整的作品,其实是先有了这首歌,才有了这只乐队。当时吉他手喝醉了瞎弹的一个和弦,大家一起把它完善了下来,这首歌是我们开始的节点,但完全没想到它红了。

所以它更像是一张名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最先与大家的生活产生了勾连。

 

Q2:你们如何看待有人用“大众”和“小众”来划分音乐?觉得这样的划分合理吗?

A2:其实无论大众或小众,现在都有热衷于它的消费群,这个流动的发展过程里,对音乐人来说,现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未来的话,小众音乐这个词都有可能会消失掉。

 

Q3:只推荐一首歌的话,会向陌生听众推荐乐队的哪首?

A3:第二张专辑里的《华年》。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波西米亚狂想曲:感谢你们,给了世界恰到好处的疯狂!

from果味vc

Q1:之前你们有用“优雅、真诚、北京”来形容乐队,为什么选择这几个词呢?

A1:因为我们之前受英式摇滚的影响比较多,所以音乐元素自然也就带有那种优雅的成分。

而且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基因里自带北京人的仗义、局气、这都不算事儿等等特点吧,确实也没吃过多少苦,至少有个地儿住。

Q2:你们是怎么理解“躁”的?

A2:我觉得对这个字,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