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前任院长单霁翔:你做9999件事,一件事没做好,就要承担责任
作者/悠然
今日(4月8日),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消息在情理之中,但着实又在意料之外。
执掌故宫七年,单霁翔通过互联网文化、纪录片综艺以及新零售文创将故宫打造为了一款新超级品牌,大众心中的“网红”。在漫长的故宫历史中,单霁翔开创了一个“新故宫时代”。
这位65岁的国家干部此时退休属于“功成身退”,但另一层面,此前其并未在任何场合表达过退休的想法,近两个月他还在参与论坛宣传故宫的“治理之道”。有业内人士听到这则消息震惊之后表示到,“感觉他再干五年完全没问题”。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行业喜欢论述单霁翔功绩的是,故宫文创产品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15亿,后者数据超过当年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但也有落寞之处,单霁翔的治下尾期,口红之争和糟糕的“上元之夜”让故宫一度处于争议之中。
单霁翔在老派传统的文物保护理念中“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而故宫的地位让每一起营销事件都被无限放大,这是网红故宫必须经受的代价。
但在更大维度上,单霁翔带给故宫的是极其重要的治理方法论,给故宫留下了一份鲜活遗产,一如《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给到他年度文化人物的颁奖词所写:
“近年来,这座古老的宫殿愈益以年轻、时尚、亲和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不复古板,不再隔绝,不作高深之态”。
今日下午,单霁翔回应新京报时称:“光荣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还会在故宫博物院走走,看看门。”
单霁翔的故宫七年
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全款事业单位,是副部级单位,因此博物院院长享受国家副部级待遇。
按照规定副部长级60岁退休,因此生于1954年,如今已经65岁的单霁翔已经过了退休年龄,此时退休也在情理之中。
单霁翔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上任故宫博物院成为掌门人,单霁翔属于临危被受命。2011年,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展品在故宫展出被盗,到最新网爆“端门外西朝房展览逃税”,短短3个多月,故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十重门”事件,故宫在大众间承受了极大的舆论危机。
互联网年轻文化领域内的新故宫
原本在国家文物局局长任上10年已属退休之年的单霁翔只能接过故宫“帅印”,2012年1月,单霁翔成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
单霁翔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高材生,在国家单位工作的三十年期间,他从事的是推动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文化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完成了“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重大国家项目。
单霁翔是位务实的故宫“掌门人”。上任之初,首先做的就是拜访故宫的老员工和前辈,穿着布鞋,带着秘书,走访故宫的每一个角落。
此前媒体对这一经历的描述是“单霁翔用5个月,踏破布鞋20余双,终于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屋”,在走访中其更是将故宫收藏的所有文物精计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1,862,690。
上任第一年,单霁翔对故宫下达了三道禁令,禁烟、禁火和禁车。
2013年4月,法国前总统奥朗德来访参观故宫,单霁翔站在午门之外完成了接待,车辆并没有驶入紫禁城。自此以后,国际政要乘坐礼宾车参访故宫的惯例成为了历史。
单霁翔是故宫博物院的第六任院长,任期为七年。而自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前后一共迎来了6任院长,在此期间任职时间最短的4年,最长的达30年。
故宫博物院第七任院长为王旭东,此前其为敦煌研究院院长。在外界看来,过去几年内故宫和敦煌都用传统文化将自己“武装”成为了“网红”,这两大传统艺术瑰宝都完成了“新生”。
王旭东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和故宫的价值不一样,故宫的成功不能复制到敦煌来,但经验可以借鉴。
“新故宫”的开创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