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奥黛丽赫本:她远去带走一个时代,一转身便是一个世纪

04-17 娱乐要闻






null




" 奥黛丽赫本,天使曾在人间。"


那还是1993年,这个已经精疲力竭的女人躺在床上,瘦的只剩皮包着骨头,脆弱的似乎一碰即碎。

她的儿子伏在身边问她:"你害怕么?"

她轻轻摇了摇头,说:"我真的很开心。"

有什么可开心的呢?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世了。她的回答却很简单——因为这次她确信了,她确信我们是爱她的。

"她快乐而满足地走了,我能看见她的微笑,我永远都记得。"后来她的儿子这样说。

然后这个被称作"误落凡间的天使"、"荧幕上最美丽的公主",被誉为"20世纪最完美女性"——奥黛丽·赫本因癌症去世,享年64岁。




null




毫无疑问,奥黛丽·赫本的美丽与优雅折服了整个世界,人们毫不吝啬的将所有美好的赞誉都给了她。

乃至于后来又过了25年,这个世上出现了又消散了很多美丽的、耀眼的人,但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仍是许多人绕不过去的话题,仍是许多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但事实上,如果除去这个被世人贴上去的"完美"二字标签,除去美丽、优雅、高贵这几个翻来覆去已经被用烂了的词语,很少有人知道一个真实的奥黛丽·赫本究竟是什么样的。



null



著名导演比利·威尔德也曾说过一句话:"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儿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

但事实上,这个受到了如此多赞美与祝福,甚至被称作天使的人,其实一开始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

null




△幼年时的赫本

"如果我们知道阿纳姆会被德国兵侵占5年之久,我们一定会饮弹自杀。当时,我们以为噩梦下周就会结束,也许六个月后,或者明年。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捱过来的。"

是生灵涂炭的战火啊,让她饱受恐惧与饥荒的折磨,也让她得到流离失所甚至支离破碎的童年。

null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母亲为荷兰女男爵,父亲是银行家。


本该是灿烂荣华的一生,可战争爆发之后,包括她的舅舅在内的诸多亲人被纳粹残害,而父亲又因为法西斯主义倾向抛弃了赫本与她的母亲。

战乱时期,因为食物的极度匮乏,当时正处于发育阶段的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茎充饥,这使得她的健康情况迅速恶化,营养不良、贫血,13岁身高就已经有一米七的赫本长成了一个行走的骨架子,而这些病痛也伴随了她之后的一生。

后来很多人羡慕她纤细的身材,其实这只不过是战争给她留下的纪念品。

null





身体与精神遭受到全面的打击,可即便如此,赫本从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芭蕾。

1939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学习芭蕾舞。毫无疑问,赫本是坚毅且勇敢的,不仅是因为她在战火中还心怀梦想,而且还因为她甚至亲身上阵,为和平作出过贡献。

二战中后期,赫本通过芭蕾舞的表演为荷兰游击队秘密的募捐。

同时由于年龄较小,她还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为荷兰地下党传递情报。



null






null




后来战争终于结束,赫本本以为自己能心无旁骛的去追逐梦想了。

17岁时,赫本进入英国伦敦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学习,她勤勉好学,心怀极大地热情。

但有一天学院的老师,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芭蕾舞演员玛莉·蓝伯特对她说,她已经错过了系统地练习舞蹈的最重要年龄,再加上她的身高已经超过芭蕾舞演员的总体标准,所以此后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首席舞者的高度了。



null




悲伤与遗憾过后,赫本听从玛莉的建议,开始接触一些模特与演出的工作。

我们当然知道她后来成功了,出演了许多好的作品,拿到了含金量非常大的奖项,塑造了名垂影视的角色。

null




△电影《蒂芙尼的早餐》,1961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奥黛丽·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