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04-29 娱乐要闻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作者/柚子 编辑/谢维平

《我是唱作人》第三期demo(小样)互听之后,热狗表示,自己不会去听高进的音乐,“这跟歌的好坏没有关系,但每个人有自己的音乐品味。”

品味,是个值得玩味的词。背后代表着审美,并折射出生活轨迹、生活状态。在这个音乐播放器都存在鄙视链的环境里,音乐品味更是关乎自我身份定位的大事。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很多人明明喜欢我的歌不投我,(说我)没level,‘听过我也不选你’。”第二期高票战胜陈意涵后,“神曲”制造者高进开始对剩下六位唱作人诉苦,随后用“网络歌手”的标签把“难兄难弟”汪苏泷拉了进来,那期节目已经是汪苏泷二度挑战梁博,仍以失败告终。镜头切换到节目后采,“网络歌手”汪苏泷和“偶像歌手”王源感同身受,“我觉得博哥(梁博)、毛毛哥(毛不易)他们肯定是在鄙视链上层的,大家都喜欢他们的歌。”

王源还把同样参加比赛的热狗、曾轶可分别归类到上层和中上层,余下的人,包括自己在内被自动降格到音乐圈鄙视链的最底层。这个底层圈里有“QQ音乐三巨头之一”、抖音神曲制造者、顶级流量和女团选秀出身的歌手。而这四人,无一例外在第一期的挑战中败下阵来。用高进的话来说,他们“又被这个行业按照以往的惯例扔到‘角落’里去”。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高进声泪俱下,“其实谁又欺负我了呢?”;汪苏泷对两连败表示“不服”,专门写了一首歌《不服》挑战梁博,而那边厢,梁博正因为赛制调整可以与萨顶顶挑战而兴致高涨。而萨顶顶在试唱demo时,弹幕飘过这样一句话“听不懂但是感觉很高级”。

可以说,音乐历来都是人类审美信仰的一次外延展示,而《我是唱作人》算第一次近乎直白地将其摆到台面上,赤裸裸的展现了每个评审信仰的“祷告之地”:节目组声称试图用101位大众评审尽可能模拟市场上的听歌环境,“审判”目前出现的9位唱作人,“我们把所有的评判体系全都放在一起,用综艺的形态表现出来。”总导演车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所以真实的评判结果是什么?究竟这101位大众评审的偏好如何?鄙视链是否依然存在?

鉴于目前《我是唱作人》非常刚地进行了实名制投票,河豚君根据124位大众评委的公开资料做了一次数据分析,试图从性别、职业等多维度还原《我是唱作人》中大众评审的选择喜好,以及他们内心的“鄙视链”真相。

*写在前面:(数据取样说明)


据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了解,《我是唱作人》的评审团中的部分KOL由节目组定向邀约,诸如乐评人、专家教授等,也有一些十分热爱音乐的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可自主报名,比如土豆种植户、在校学生等等,并且大众评审都需要经过节目组的面试。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一位参与过录制的大众评审透露,面试时节目组考察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并询问了自己关于八位首发唱作人的了解、期待和评价,对华语乐坛的理解和趋势看法以及对综艺节目的看法。从这些问题看来,《我是唱作人》在筛选大众评审时的标准是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我是唱作人》的大众评审相对固定,第一期共101位大众评审,第二期在原来基础上更换10位,第三期更换13位,因此共124位大众评审行使过投票权,其中男性71位、女性53位,男女比例约为6:4。并且共进行过12轮投票,总有效票数为1212票。由于124位评审职业各不相同,但有不少从事音乐相关及文化娱乐产业相关人员,因此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将其按照音乐行业从业者、泛娱乐行业从业者及非相关产业从业者分为三大类。

不过,在河豚君按照微博ID一一核实评审身份时,意外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一位在节目中声称自己为“学生”的评审,曾多次参与视频平台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录制;一位文案编辑的微博认证带有“音乐人”字样;另有一位石油工人和一名挖掘机司机,但微博画风十分不那么“挖掘机司机”……鉴于此,河豚君在做最后分类时按照微博上可追溯的身份进行了划分,力求将误差降到最低。


我听王源、高进,我low吗?|数据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