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毫无求生欲的节目,凭什么屡上热搜
有一种综艺,叫你不看,你身边的人都在讨论,然后你也不得不跟去看,我说的是——《我是唱作人》(以下简称《唱作人》)。
《唱作人》是一个华语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八个已经出道的唱作人带着原创作品来打,这个节目有多残忍,唱完歌曲小样直接互相内投,最后一名关进小黑屋。
高进(《我们的不一样》创作者)一来有点泄气,“我斗志昂扬带着一群人的希望,结果被关进小黑屋”。
但,总导演并不会就此收手。
发布会现场,记者问他赛制有多变态,他说,“这次不是集体排名那么简单,而且有一对一的正面对决,尤其是最后一名选择前面的人挑战,胜者留下,败者直接淘汰”。
这也就有了为什么热搜出现“曾轶可好刚”。
陈意涵内投排名第七,末尾的高进选择了陈意涵,这里争议就出来了。
曾轶可的不爽写在脸上,说高进“是欺负女生”,后续的采访也是意难平,她说“如果作为一个男的,绝对不会挑女生”,后面甚至冲动地想要替陈意涵去和高进对决。
由此,一场关于“男女”,关于“资历”的讨论甚嚣尘上。
有的人站曾轶可,觉得高进就是挑软柿子捏,一个东北爷们一点都不霸气,重点陈意涵相当于是新人,高进作为出道二十年,演出上千场的人,这不是欺负是什么。
但也有人反对曾轶可,汪苏泷就试探性地说,“女生也不一定不行”。
其实男女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倒觉得关于“标签”和“资历”的问题有得一说。
陈意涵淘汰之后就哭了,哭是单纯的觉得失去了一个好的舞台,然而高进也哭了,高进是真的难受,他委屈的点在于,说他欺负陈意涵,但谁又欺负他了呢。
高进来《唱作人》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消除偏见。
王源的一段话,我记忆非常深刻,他说他的团队不让他来,“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但赢了又赢了什么呢”,确实是,对于王源这种一线爱豆,赢了什么呢。
但王源就是要来,他叫自己“成年猛虎”,他要别人给他三分钟忘记他是流量。
“偏见”其实就是音乐市场里的“鄙视链”,高进是网络歌手,所以我不听,王源是流量偶像,所以我不听,梁博是自由,所以我喜欢,曾轶可是小众,所以很高级。
你看,这就是现实,虽然有人不承认,但潜意识确实有这样的傲慢。
我挺佩服总导演的,把一个音乐原创综艺,做成了一个全民都在讨论的“现象级”综艺。
什么是现象级,就是把唱作人的生态和内心,好的坏的,锋利的、心酸的都赤裸裸的袒露出来,让人品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