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的猫腻黑幕,岂止能买进耶鲁斯坦福
1
你多半都知道了:号称山东首富的步长药业董事长赵涛,花了650万美金把女儿赵雨思买进了斯坦福大学,最近东窗事发天下皆知。赵涛本人出来忙不迭跟公司撇清关系,赵涛老婆出来声称自己被诈骗了。但群众的眼睛自然雪亮:这种事谁相信是诈骗,谁才被诈骗呢。
你多半不知道的还有以下这些,比如:
一 这么多走后门的,为什么唯独赵雨思最出名?
虽然在这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录取丑闻诉讼里,一共已有33人被起诉,其中甚至包括名演员、CEO和知名设计师,但最有名的还是两名来自中国的被开除考生,因为花费最多。
每个美国家庭为挤进名校花费的金钱大概在25~40万美金之间,而另一名中国家庭考生Sherry Guo(郭雪莉)则为进入耶鲁花费了120万美金。郭的家庭前几年从中国移民来到美国,Sherry Guo本来想呆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或是英伦风情的牛津大学,结果只进了耶鲁一度让她很不爽。
而赵雨思为进斯坦福花了650万美金,是所有花钱进校的家庭里最冤大头的。美国本地家庭、移民家庭和中国本地家庭的差别,就是几十万到上百万到几百万美金的差别。反正人傻不傻不知道,钱多是一定的。
二 为什么只是耶鲁斯坦福的招生工作人员被起诉,而学校本身没事?
家长交钱之后,中间人通过SAT考试作弊比如找枪手替考、贿赂大学体育教练把孩子包装成体育特长生、买通学校招生人员等方式,把这些走后门的考生塞进名校。而最生气的也是这些名校。因为败坏名誉不说,最关键的是这些家长的钱没有给学校,而是进了学校私人的口袋。
这些家庭出钱了,但这些钱比起学校的赞助捐款入学标准线还便宜得远,相当于学校明码标价的标准被下面的工作人员钻了空子:他们自己收了行贿家庭的钱,这钱却没有成为学校的财富,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公平——对那些花了更多钱、走学校正规渠道进校的家庭不公平。都这样找私人花更少的钱买学位,学校以后还有什么诚信能以赞助捐款卖学位?这是学校生气的原因。
三 究竟能不能靠花钱进美国名校?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简单而言,有钱的机会当然要大得多,但毕竟也不是家里开矿就能一定进哈佛的,还要看一些更重要的因素,比如考生的家世背景。
但如果以为光凭成绩好,美国名校就会公平公正公开地录取你,就实在是太傻太天真。
2
1998年,韩裔男孩Henry Park在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中,考出了1560分的顶尖成绩。他觉得入一所常春藤校应该不成问题。
Henry就读的不是普通学校,是全美最顶尖的传奇高中之一格罗顿中学(Groton School),整个罗斯福家族的孩子几乎都是这里毕业的。Henry这一届有79名高中生,其中34人都拿到了常春藤校的录取通知,而几乎所有这些人的分数都比Henry低。
然而Henry最终得到了什么呢?六封拒绝信。哈佛、耶鲁、布朗、哥伦比亚,还有斯坦福和麻省理工。成绩当然不是问题,但财富、家庭背景、捐款意向、家族人脉还有肤色种族上,Henry都被秒杀得渣都剩不下来。
Henry的同学玛格丽特·巴斯(Margaret Bass )是在这所中学申请斯坦福的9人中唯一被成功录取的,而她的成绩只能排在倒数第二,甚至低于斯坦福的录取平均分达140分之多。但她的父亲亿万富翁罗伯特·巴斯早在1989年就加入了斯坦福的董事会,两年后捐赠了2500万美金,此后更是接连数年都有大额捐赠。1995年,玛格丽特的哥哥蒂姆·巴斯就以橄榄球特长生的资格被斯坦福录取,即便入校后几乎上不了场。
靠捐资而不靠成绩进入名校,在美国已经不算是暗箱操作了,基本就是明箱操作。在《录取的代价》这本书里,作者Daniel Golden告诉读者:类似巴斯兄妹这样的录取操作称为Development Admission(发展录取),就是学业表现和考试分数不足的申请人,录取与否最终取决于申请人家庭可能给予的捐赠。
因为报道Henry申请被拒的故事,Daniel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他披露了一系列美国名校的录取规则,一堆看上去像是潜规则的明规则。
3
首先继续说说“发展录取”,虽然一手交钱一手交学位,但其实并不是每一所名校都需要2500万美金这样的巨款。用十分之一的价格,也可以去哈佛的。
1999年,新泽西的18岁犹太男孩贾里德·科里·库什纳高中毕业要进大学了。光凭辩论社、篮球队和曲棍球队的社员身份,是不足以进名校的,幸好他还有一个房地产巨头老爸查尔斯·库什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