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05-10 娱乐要闻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作者/邓颖翀 谢维平

皮卡丘,这只会放电的萌鼠,距离它第一次在游戏里亮相已经过去了23年了。从游戏到电视动画,又到卡片交换游戏,这只萌宠通过不断丰富的娱乐方式,走进人们内心的同时,也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现在,皮卡丘摇身一变,又变成了好莱坞又萌又贱的大叔。今夜凌晨,《大侦探皮卡丘》就要在国内上映了。它能否像之前《变形金刚》那样从万人宠爱的IP形象,变成实打实的巨大票房呢?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我们采访了影片的制片方,深入了解了影片从游戏到电影的改编策略。同时也深入揭秘了它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如何做到无处不在,原来片方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要打“萌点”的策略,更是联动了超过20家品牌方做营销推广和品牌授权,希望通过一点点渲染的皮卡丘形象营销,引爆票房。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皮卡丘源流考,怎么从日本萌向全世界

皮卡丘是日本传奇游戏巨头任天堂的杰作。

皮卡丘最早的诞生是出现在1996年推出的一版叫《精灵宝可梦》的游戏中。据说设计这个形象当时的灵感来源是儿童昆虫采集回忆和街机游戏,而且整个游戏从设计到开发,长达六年。不过这款包括皮卡丘的游戏发行反响并不好,仅售出12万套。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但谁会想到,它却创造了一个之后全球知名的IP形象。

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最早接触到皮卡丘可能不是游戏,而是根据游戏改编的第一版动画片。我们所查到的资料,大约是在千禧年后,最早的《宠物小精灵》由深圳电视台引进国内(而且只有1~52集),并安排在黄金时段播放,由此才第一次为国人所知晓。

这一版动画实际上是任天堂1997年联合日本东京电视台制作的,当年同期还推出了剧场版动画电影,是日本的国民动画。

之后因为游戏和动画片风靡,乘胜追击推出的对战卡片游戏,更是掀起了一轮更高的风潮,有当时的粉丝回忆,“看的电视是宠物小精灵,玩的游戏是宠物小精灵,宠物小精灵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时间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现在来看《宠物小精灵》(现在已经统一译名为“精灵宝可梦”,这个名称是将台湾译名“神奇宝贝”与香港译名“宠物小精灵”结合而成。)在国内的走红大约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而当时的那批成长当中的年轻人,也正是现在的80后、90后。

除了中国,皮卡丘这个游戏同时成功进军了美国等多个国家。除了个别宗教国家,目前这套作品已成功打入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帮助皮卡丘成为世界闻名的卡通形象。而且因为各项业务的成长,1998年成立了独立的精灵宝可梦公司(当时名为精灵宝可梦中心公司,于2000年改为现名),为任天堂持股的子公司之一。

在1999年,皮卡丘被《时代》选为年度第二大最有影响力人物,被誉为“继Hello Kitty之后最受人喜爱的动画角色”。2000年Animax的调查显示,皮卡丘被选为第八受欢迎的动漫角色。2003年,以8亿美元的收入,《福布斯》将皮卡丘列为年度最挣钱的虚拟角色,位列第八,是名副其实的“收割机”。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渗透后,包括皮卡丘在内812种形象所构成的精灵宝可梦已经成为了现今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皮卡丘更是无时无刻都出现在我们大众文化的周围,商场橱窗里,充满了上千种皮卡丘形象的商品,连日本当地航空公司旗下的波音飞机上都印着皮卡丘的形象。2005年的世界博览会,日本还在名古屋设置了精灵宝可梦乐园,一个月的开放时间吸引了400多万人次,之后又开启了世界轮流展出。

日本人成功地将皮卡丘以及宝可梦所代表的萌宠文化用IP的形象输往了全世界。《大侦探皮卡丘》是根据2016年发行的3DS《名侦探皮卡丘:新组合诞生》改编而成,这么多年来,任天堂所积累下来的海量IP,皮卡丘、可达鸭如果都考虑改编成电影,说不定可以在漫威之外,创造一个萌宠宇宙出来呢!

《皮卡丘》23年进化史:如何把萌做成一门好生意

从游戏到电影,皮卡丘的改编策略

好莱坞为什么要改编皮卡丘?难道真的是因为看到了之前《愤怒的小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5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