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11-26 娱乐要闻

原标题: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巷子密布的城西,没想到上半节巷是条难得的断头路。倒回,穿驼色秋衣,刹拖板儿的女人只拎了一只馒头,和街沿的邻居打过招呼后又迈进灰色小区的大门。

从隔壁过街楼街“找保姆哇”的鼎沸中再绕到横东城根街,冯晖也刚刚到。其实他早就到了,只是又习惯性在周围那些无比熟悉的街巷中边走边拍了一遍,顺手还发了条抖音。

46秒的视频,街头水果店,穿红衣服的大姐无意闯进问路,冯晖将镜头对准她犹豫的脸的同时自己也操起心,“中国银行?……那儿嘛,你抵拢,倒左再倒右。”没有犹豫。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从小生活在成都40多年,摄影玩了20年,最近5年冯晖又用智能手机拍摄成都街头,照片超过80万张,才开的帐号,记录成都街道的风情,“我觉得没人像我这个样子做抖音的”。全都是冯晖利用周末和上下班空余时间完成。

显然,我还是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中年男人的手绘地图。早前在朋友圈看过冯晖发过几幅,被深深吸引。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当这个时代,无论土著还是游客,已经普遍接受太古里IFS,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这给成都带来新气象。古驰旁边是星巴克…… 再一看春熙路,商场密布,服装店林立,这些都在不经意见内化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冯晖即将在年底出版的新书《成都街道漫步手记》用60多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道的过往和现在,还原店铺的地址,“原来是这个样子这样布局的”。整个工作花了他接近四年的业余时间。

过往和现实的重叠,每一幅都像是一条成都街道的微观史,往昔细碎的记忆,成都变化的脉络,都得以还原,串联,跃然纸上。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玉皇观街,红星路,三槐树街,五世同堂街围起来的是曾经的成都二中,这是冯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从幼儿园到高中,上个世纪学校的样子还在脑海中浮现。

每到放学就和家属大院的小孩跑去沙坑玩。学校的前门从以前的五世同堂街改到了现在的玉皇观街,名字现在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寻找曾住在冻青树38号大院,现在早已是知名摄影记者的游支健和朱建国,冯晖标记出这条街当时的样貌。庙高楼对面是自来水供应柱,每家都到这里接水,公厕在隔壁。

茶叶店买“三花”永远排长队,员工肖妈总是到38号院的公厕上厕所,一来二去和居民混熟后,总会提前一天放出明儿个三花有货的风声,引得倾巢出动。

另一件欢喜事,是上世纪中国女排的“怪球手”张蓉芳住在前面的拐枣树街,“五连冠”和“张蓉芳”成为了这条街至今的荣耀。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十二桥烈士到底在哪个地方牺牲?只是在这里立碑,不是在这里牺牲;那个只是墓地,也不是牺牲地。特务描述是过老通惠门街往前一里路,其实也不是。最后考证是过了十二桥,在新一村的西南方向附近。

混为一谈的晋康桥和十二桥,其实也是两个不同的位置,民国时期,政府公文上都还并列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名字。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古代城市的守护神,到底有多少成都历史上有多少城隍庙?

现在只有北门成都县城隍庙,下东大街有成都府城隍庙,现在城隍庙街的得名是因为曾经这里的华阳县城隍庙。花牌坊曾经有个都城隍庙,而据老街坊回忆,大墙东街还有一个城隍庙。冯晖仔细查看了明代成都地图,发现当时在城市西南角也有一座城隍庙。

他用60幅手绘地图记录成都街巷的过往和现在

锦里东路,曾经的羊皮坝街,城墙缺口的确定是在邻居刘大姐的帮助下确定。抗日战争期间,专门凿开方便附近居民“跑轰炸”,如果要到附近的城门洞,实在太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