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访制片人高琛:不忘本心一朝“筑梦”
“保持着开放的态度,顺应市场潮流,打造出真正符合大众观赏口味的高品质作品,同时力求能带给观众一些激励和希望”。制片人高琛用一句话概括了新剧《筑梦情缘》想要传达的主旨。
匠心筑梦热血励志剧《筑梦情缘》聚焦民国建筑行业,以男女主沈其南和傅函君等小人物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打造出一幅热血奋斗群像图,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精神。该剧自开播起就不断揽获高口碑,收视也多次位于同时段电视剧排行榜前列,“霍建华二十四孝好男友”、“杨幂齐刘海”等微博话题热议不断,服化道、置景等备受好评。这部广受好评的电视剧背后的掌舵者,就是曾创造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亲爱的翻译官》《趁我们还年轻》等多部佳作的制片人高琛,在与他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了《筑梦情缘》背后的故事。
探索、求真、守正创新
尊重题材也注重合理表达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可谓百花齐放,行业剧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题材。《筑梦情缘》剧情聚焦中国近代建筑行业,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该剧对于年代建筑行业的专业化体现,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难得的是,剧中对于职业领域的处理并不死板无趣,反而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行业剧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剧本,剧本的内容、含金量,对于当下的状态是否有好的导向,这是最基本的因素。”高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想要将剧本中的情节立体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制作上“求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无论什么题材,高琛始终秉承着追求细节的原则,既要求真,又要赏心悦目。据高琛透露,《筑梦情缘》开拍之前他就亲自拜访建筑领域权威专家以求指导,同时请了专业人士给演员和制作部门科普建筑行业实情,主创也翻阅了许多建筑行业的书籍。关于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比如专业术语,技术上的考量等等,制作团队都力求做到完美。作为一部年代戏,在服化道上,该剧也请到了具有丰富经验的行家,“服装造型都参考了那个年代的风格,力求做到最大还原”。拍摄筹备期制作团队参考了大量当时年代的服装造型,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力求还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让角色变得更丰富。
除了精致的服化道和专业的知识领域,该剧的色调、道具等也备受观众好评。关于网上流行的“民国风”一词,高琛表示“我们只是尽可能去追溯那个年代的状态”。为了尽可能呈现最佳年代面貌,《筑梦情缘》团队比原定的计划多转了一次场,在此过程中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但通过呈现出的效果来看,高琛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外滩上的资产大楼,破败的棚户区、石板路、黄包车、茶水铺子,甚至是街边布制的商家招牌,每一处的细节都很有老上海的风味,年代感十足。《筑梦情缘》所展现的,是充满生气和复古质感、既符合记忆、又跃然鲜活的年代。“我们拍摄的过程是在探索,戏里戏外谈了很多坚守、继承,在坚守继承的同时还要创新进步”。高琛觉得如何在尊重年代质感的基础上合理表达,也是一部剧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的事。
勤恳、奋勉、问心无愧
内涵的融合需要现实寄托
“付出的努力和最终呈现的效果一定是成正比的”。多年来,高琛始终秉承着“问心无愧”的原则。“每个制片人都想要做‘良心’剧。‘认真’是我对于工作的理念和态度。”《筑梦情缘》以建筑行业为基础,来引申更多的东西,包括文化交流,国家情怀,职业困扰,以及主角们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将多种元素放在一部剧中,杂而不乱有章法,这个“度”要把握准确。作为电视从业者,高琛表示想要表达的这些元素,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源于对当下社会的观察,电视从业者们将吸取到的、感知到的东西,展现给大家看,目的是希望将正能量传达给大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