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古装剧市场:“励志”与“介质”都很流行
临近暑期,娱sir却感觉到了剧荒。期待已久的《九州缥缈录》突然撤档,直接把“介质”带火成年度热词,前段时间蜂拥上线的古装剧、玄幻剧也都低调行事不敢做过多宣传。
限古令又来了?也有从业者表示此次并非限古,不然也不可能用另一部古装剧接档,而是严控IP改编与翻拍。因此不但某卫视的“狐狸精的爱情故事”结局播不了,接档的网球IP青春剧也被按下,换成了我大宋朝的热血少年剧(不要怪娱sir不露名,大家意会便好)。
不过回顾上半年,依旧有不少古装/玄幻剧成功与观众见面,他们是如何突破重重考验或被幸运砸中的?
上半年古装剧播出情况
积压成常态,求生欲很强
经历了去年《延禧攻略》、《如懿传》的狂欢,今年上半年的古装剧市场堪称惨淡。娱sir统计了上半年各平台播出的18部古装/玄幻剧,豆瓣平均分5.4,仅有5部为上星电视剧,台转网已成定局。从平台分布来看,爱奇艺播出的有11部,某视频占据9部,优酷则有7部,独播剧数量偏少。
除了去年末的《知否知否》、今年的《东宫》、《皓镧传》,多数古装剧反响平平,一些大IP大卡司的项目反倒不如《绝世千金》这类受众垂直的分账剧有讨论度。《临界天下》甚至针对会员开启了一次性看全季的模式,是“破罐破摔”还是唯恐政策风向变化被腰斩,恐怕片方与平台都有苦说不出。
当然能播出已经是万幸,积压是古装剧的常态,《封神》杀青4年才播出,《重耳传奇》是3年前的项目,《临界天下》也是2017年就早早拍好的。从未有明确一纸限令的“限古令”传言仿佛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头顶:什么题材能拍?拍好了能不能播?播出后会不会下架?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当然我们可以观察这些能播出的幸运鹅们的特点,娱sir就发现类型中带有“励志”标签的颇多,说白了就是大男主或者大女主戏,男有《倚天屠龙记》女有《凤弈》、《皓镧传》。宫廷如职场,这些披着古装皮而具有当代先进思维的俊男靓女们,想必他们闯荡职场的经历也许会对端着手机的青少年观众有所启发吧(摊手)。
也有一些类型颇为有趣的,比如临时顶替《封神》上阵的《少年志》,根据简介这是一部“超青春古装谍战热血剧”,据说是讲述北宋时期主角们为了家国大义和守护百姓而奋战的故事,又是古装又是谍战还有悬疑,这满满的求生欲,真是辛苦编剧了。
正午阳光作为国剧良心标杆,在古装剧上也不含糊。《知否知否》的类型是“古代社会家庭剧”,很现实主义有没有?古代版《都挺好》的既视感立马就浮现在眼前。
最让娱sir纳闷的是《临界天下》的介绍,百度百科告诉我这叫“国产大型彩色电视剧”......就算背景架空算不上是古代吧,但彩色电视剧是咋回事?人家《九州缥缈录》是黑白电视剧的吗??虽然看海报确实有点像。
如果不拍青春励志,那你就只能拍传奇/言情了,娱sir一直以为“传奇”就是用来修饰古装剧里的言情的,因为真的很传奇——这意味着身为单身狗的你对着屏幕大喊好苏好甜,而现实中这种感情模式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四五个男人都独宠你,一言不合就壁咚“做我的女人”,落难总有贵人相助,扶摇直上坐享事业爱情。
所以古装剧的未来要么变成彻底的甜宠偶像剧,要么靠近现实变成忧国忧民题材,反映民间疾苦,什么宫斗啊撕逼啊权谋啊,趁早洗洗睡了。
改名、换演员,都不如好好把握舆论风向
事实证明,古装剧已经不再是主流类型。今年前4个月,在广电总局进行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的项目有308部,其中当代题材208部,占比67.5%;古代题材30部,占比只有9.7%。所以不难想见,接下来一两年除了积压剧,也不会有啥重磅古装剧开机了,识时务的剧方早就转去拍献礼剧了嗯。
影视剧拍摄周期决定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如今很多剧目是2017、2018年就拍好的,如今政策收紧怎么安全播出?最简单的是及时更名。比如《大明皇妃孙若微传》改名为《大明风华》,《盛唐攻略》改为《驯夫记之大唐女儿行》,《帝凰业》变成了《江山故人》,以上更名多半是出于政策需要,为了顺利过审而将名字中带有皇帝、帝后一类反映宫斗、争权的词语隐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