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流自媒体到IP新文创,对话同道大叔董事长&CEO鲁迪
作者/刘公子
“同道大叔已经不再是一家自媒体,而是以IP运营管理为核心的新文创公司。”同道大叔第三任CEO鲁迪在上任后的很多场合都强调了这一点。
从2016年11月美盛控股以2.175亿元收购同道文化72.5%的股权,估值3亿,创始人蔡跃栋套现约1.78亿;到蔡跃栋指责第二任CEO章晋源的口水仗;搜索同道大叔,媒体的主要焦点几乎都集中在“造富”与“撕逼”上,鲜少有人关注其真实的运营情况与变化。
2017年全年营收6761.76万元,同比增长16.55%,2018年全年营收5820.82万元,虽然较去年有小幅下滑,但利润同比增长了6.07%,“广告+授权+内容电商+衍生品销售”等多驾马车发展稳健均衡、营收可观。
站在2019年的同道,已经不再是那个以星座娱乐内容为核心价值的顶流自媒体,而是全网粉丝突破6000万,手握1200+SKU、60+一线品牌深度合作,在IP运营、IP授权、 IP衍生、IP电商、IP社群、IP赋能、IP跨界、IP数字整合营销等方面,构建起超级IP生态圈的IP公司。
5年时间里,咪蒙、二更食堂、暴走漫画走红又“消失”;吴晓波欲赴IPO仍旧未果;很多顶流位置上的大号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同道大叔依就稳坐国民星座第一IP之位。
除了资本并购、夺人眼球的快闪店与主题展、种类繁多的衍生品、近乎篇篇的十万+文章........同道大叔作为国内自媒体生长出的本土IP,究竟做对了什么?又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开发基础与变现能力?IP化运营战略的下一步重点是什么?剁椒娱投(id:ylwanjia)对话同道大叔董事长&CEO鲁迪,深入探寻同道大叔IP化生存的3.0时代以及现阶段战略发展核心,剖析自媒体IP化生存的资本之路。
从2014——2019,去自媒体化的IP生存
自媒体是有生命周期的,这是业界的共识。而即使是通过有效的运营获得延长,但和其他企业比,也注定是短暂的,“过气”是自媒体逃不开的宿命,时间的长短而已。
同道大叔很早就深谙此理。虽然靠广告对很多自媒体而言,格外轻松、净利润非常高,但纯靠自媒体赚广告很难走远,但是同道未来会成长为10市值还是百亿市值的公司,也正取决于此。
于是早在2017年同道就开始转型,第二任CEO章晋源表示“我们必须转向更重的事业,转向零售,转向衍生品。”章晋源认为必须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即便会让资金链变长,从几乎没有账期的广告走向账期三个月乃至半年的衍生品。
鲁迪也强调:“如果同道要做一个不是三年到五年的生意,而是一个十年以上的公司,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逐步脱离自媒体的标签,然后具备完善的IP运营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进入一个长生命周期的赛道。”
梳理同道的发展经历可以划分为3个时代。从建立之初到16年底卖给美盛可以视为1.0时代,也就是创始人蔡跃栋任CEO的时期,这个时期同道大叔凭借微博插画和星座娱乐迅速崛起,在众多的头部自媒体中,率先尝试走向IP运营的道路。
从17年到18年为2.0时代,也就是章晋源任CEO时期,这个阶段有了资本的背书,有了多渠道的优势,基本完成了IP的价值和品牌体系的重要搭建,四大业务板块发展较为迅速。
从2018年底至今,基本是鲁迪接棒第三任CEO时期,这个阶段开始去自媒体标签,建立起以星座泛娱乐为核心,具有完善的IP运营管理体系的新文创公司。
同道大叔董事长&CEO鲁迪
尽管前后经历了三任CEO,与资本的入注,但同道大叔在发展的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也就是战略上没有反复,都是遵循让同道成为一个以IP为核心引擎的品牌。
如今,同道的主体业务逐渐形成以IP为核心,四大业务板块作为支撑、协同发力的模式。
四大板块:
内容广告
内容电商
形象授权
衍生品中心(商品中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