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人缘好,学霸,保送北大,杀害了自己的妈妈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牛顿
文丨春秋十二郎
2015年7月11日,将吴谢宇的人生割裂成两半。
这一日之前,他是家族的骄傲,是同龄人的榜样,是当地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这一日之后,他成了在逃杀人嫌疑犯,成了夜场男模,成了亲属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那一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了母亲谢天琴。
案发时,他只有20岁。
高中纪念册里的吴谢宇,图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
2019年4月18号,案发后1377天 重庆市,江北区
重庆江北的观音桥,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大步行街”。这里日均客流量可达35万人次,商业配套服务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
这里白天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到了晚上,这片刚开发不久的土地又绽放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夜生活。
在观音桥附近,直径3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数以千计的“男模”和“佳丽”。他们大多昼伏夜出,穿梭于各大夜场、KTV和酒吧。
吴谢宇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重庆观音桥夜景
在重庆,吴谢宇先后用过两个名字:周龙和张维晋。在夜场,同事们称呼他“小龙”。案发之后,他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
2019年4月18号这天,小龙找到自己的领班李凯(化名),提出要向他借点钱。李凯很惊讶,在他的印象里,小龙是个“有钱人”,一周七天,他能换5身衣服。这其中,起码有两三身是名牌。
曾经有其他男模向周围人借钱,小龙知道后,二话没说便转账1万给对方。这样一个出手阔绰的人,如今为何沦落到借钱的地步?
面对李凯的询问,小龙遮遮掩掩,只说自己打算去外地一趟。
后来,当“小龙”和“吴谢宇”两个身份重合时,李凯才后知后觉:
“他那么聪明,可能是觉察到什么了吧。”
吴谢宇曾工作过的夜场
在重庆夜场,隐身不是一件难事。
这里聚集的男模和佳丽,来自五湖四海,入行门槛很低。
“在这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故事”。但互相不问过去,彼此称呼化名,是同事之间的一种默契。
吴谢宇曾经的一位同事在接受《每日人物》采访时说:
“在这里,只要你不多说,不掀起大风大浪,不混成大哥大,就没人知道你的存在。”
夜场吞噬秘密,为吴谢宇的逃亡生涯提供了一张黑暗背后的温床。
吴谢宇被捕时,身上携带了30多张身份证
男模分为三类:能喝的、长得好看的、会玩儿的。吴谢宇属于第一类。
在这里,大多数来消费男模的客人,都希望得到一种奴役对方的快感。而那些以此为生的男模们,则别无选择地要接受这些,来换取金钱上的回报。
说谎、赔笑、痛饮,是男模安身立命的三大法器。
在同事的印象中,小龙不是一个很会来事儿的人。但他能喝,“一个人能喝两箱啤酒”,因为经常能帮男性客人挡酒,而备受一些老顾客的青睐。
在夜场做男模是一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辛酸的事情。
男模一般不能拒绝客人提出的要求,哪怕对方要求你用冰桶一口气喝下混了洋酒的12瓶啤酒。
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职业,有着一夜暴富的先例——例如前不久被打断腿的「白马会所」小少爷。但更多的,却是对青春和生命的消耗。
以此为生的青年男女,因为钱而从事这份工作,又因为钱来得容易而大把挥霍。在纸醉金迷的浮华下,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苟且生活。
和在逃的吴谢宇如出一辙。
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优秀的缘故。从北大象牙塔里逃出来的吴谢宇,在成为小龙之后,如同蛟龙入海一般,在夜场里混得如鱼得水。
在同事眼里,小龙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唱粤语歌,会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客人交流,在朋友圈经常转发一些时政资讯和社科历史——其他男模的朋友圈,几乎是清一色的夜场小视频。
所有和小龙接触过的人,后来回想起来,都能察觉到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但他们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爱穿紧身衣、有6块腹肌的陪酒男孩,和三年前“北大弑母案”的疑犯,会是同一个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