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恋这种事,到底甜在哪里啊?????
from 《爱的成人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异地恋是除了暗恋之外最“无用”的爱情。
像网友,是被囚禁在手里的精神寄托,对方就是一条一条冰冷的消息,或者是有一点温度的视频语音,无法拥抱,没有触感,所有需要常伴身侧才能实现的最普通的安慰,都变成了一种爱而不得。
也像炮友,虽说小别胜新欢,但见面后身体的慰藉总是跑在了精神交流的前面,很多时候见面聊心事哪怕吵一架这种事,都变成了床单上的余温,总是会随着睡意,缓慢的散去。
但直到去年下半年,我自己迫于“太过于喜欢”这件事,咬着牙身体力行的开始了一段异地恋之后,我才发觉,其实我一直以来都错了。
今天我们以一天的时间为单位,邀请了几对异地恋人,还原了专属于他们的异地高甜瞬间。
早上8:00 morning call
“我睡觉特别沉,所以基本从来都听不见闹钟。
所以异地的这两年,男朋友做了我两年不用设定的人肉闹钟,早上八点左右,雷打不动的一个电话把我从周公的饭局里拖出来。
为什么说是八点左右?因为其实,这是一个偶尔不会很准时的闹钟。他总会根据我前一天的状态很好的拿捏第二天是要提前叫我起床,还是让我多睡一会。
比如知道第二天早上如果我有重要的会议,他就会提前二十分钟打电话过来,给我留出洗头和画一个精致的妆的时间。如果是知道,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就会让我多睡几分钟,但是非常神奇的是,这几分钟的贪睡宠溺从来都不会让我迟到。
因为这样我们的作息基本完全同步,其实他的工作也很辛苦,我也说不是每天都一定要叫我,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这个属于清晨的小小习惯。
虽然很多人觉得“我想和你一起起床”已经是一句有点流俗的“下流”情话。
但是在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里,能被喜欢的人叫醒刚睡醒的沙哑嗓音叫醒。
每一句“起床了”,其实听起来都更像是一句“我爱你”。”
上午10:00 歌单
“从我家到公司的通勤时间是两站地铁。有点无聊,这么点时间看小说头疼,追新综艺新剧又只能看一个开始,剩下的部分足够我心里痒痒的惦记一整个白天。
所以每天上午10:00,我踏上地铁的时候,已经在另一座城市开始工作的男朋友会准时发了一首他提前录好的“全民K歌“。
于是路人眼中的我,满脸带丧,起床气犹存的上地铁,一首歌,循环两次,下地铁的时候立刻春风满面。
我和他是校园恋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异地两年,当年的定情时刻,是在学校的晚会,他抱着吉他在台上唱小野丽莎的《moon river》,我在台下,看着台上的他,眼里就绽放出了烟火。
所以给我唱歌这件事,更像是我们之间纪念日和生日的增甜剂,吵架和安慰我的万能药。
有一天语音和他说,“你现在是我的最爱歌单了大概,网易云都没你得宠。”
他也没说什么,抓起身边的吉他即兴加演了一场。
我曾经问他,为什么要每天都给我唱歌啊,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你喜欢啊”。
所以你看,即便是异地恋,记忆这种事不会被距离冲垮。
对面的那个人也都一直记得你喜欢什么,和你们当初爱上彼此的理由。”
中午12:30 跨城午餐
“我从毕业开始就和女朋友同居了。后来因为要人事变动,要去临城工作大概半年的时间。
其实我们两个一开始都没太在意这件事情,因为两城之间高铁也就半个小时,真的不算什么异地恋。
唯一让我有些不适应的是,女朋友偶尔喜欢早上起来做两个她的家乡的小菜,装在保温餐盒里要我带到公司去中午吃。
因为她知道,这半年结束后,我们两个也应该着手结婚买房的事情了,生活上能省则省,日常的午饭我基本都在公司的食堂解决,对,就是比大学食堂难吃几倍的公司食堂。
所以刚开始分开的两周我苦不堪言,想她也想她做的菜,偶尔和她打电话抱怨抱怨,让她等我回去好好犒劳犒劳我,她笑着说好。
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觉得为了两个人的未来,亏待一下味蕾也没什么。
后来,在我某次抱怨过后的第二天,她直接坐早班的高铁提着两个大的饭盒来公司给我送饭。
我问她,“难得的休假,你折腾什么”,赶早上的高铁,加上做菜,她可能五六点钟就要起来准备了。
她笑着说,“还不是因为你太馋了,天天和我念叨。”
我想带她出去吃顿好的,她执意不要,我们就坐在公司的食堂,吃食堂难吃的菜,配着她精心准备的跨城午餐。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午饭了,现在我们已经结婚了,公司的食堂依旧难吃,她给我带小菜的习惯也一直没变。
我从来不觉得我们两个人的恋爱有多激烈,可能因为住在一起很早,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相处,可是又有谁的爱情能在柴米油盐中免俗呢?
能一起吃饭的人,才是可以去爱的人。”
晚上21:00 深夜的加班
“当年毕业去深圳实习,和男朋友分开了三个月。
不想说实习生就是廉价劳动力这种话,但是那三个月基本每一天都在加班,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处理到最后可能整个楼层就剩下我一个人。
我还死要面子,不敢和领导同事说自己害怕,就强颜欢笑的硬撑了最后一个同事收拾东西回家,然后把整个办公区的灯都打开,战战兢兢的工作。
后来,男朋友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每天开着视频陪我加班,一个视频电话,我们在镜头的两边忙着各自的事情,互不打扰。
但是偶尔抬起头,看见镜头那边的他,我真的就一点也不害怕了,非常的安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