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你不是巨婴!
最近,郑爽在节目《我们长大了》上,聊起自己的生娃计划。
华少问她:“你计划要生几个?”
郑爽笑着回答:“三个。”
这个回答,引起了华少的好奇:
“跟男朋友商量过了吗?”
郑爽有点娇羞:
“就没有那么详细的商量。”
此时,陪着郑爽录制节目的男友张恒,在场外也被cue到:
“恒哥,恒哥,生三个哦,压力大了哦,还要龙凤胎的~”
张恒一脸笑意,似乎默许了郑爽的计划。
郑爽一直是活在热搜中的女星。
尤其是她的恋情,更是被众人时刻关注着。
粉丝几乎对她的历任男友,都不太喜欢。
哪个男生和她恋爱,就会被拉进这股漩涡里,微博随即沦陷,遭受轮番攻击。
但,郑爽也从不介意,一直把自己的恋情,晾晒在太阳下。
有人觉得她特别直,特别真。
有人觉得她特别社会,特别任性。
但,真实的她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军事化家庭教育
1991年8月22日,郑爽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的小康家庭。
父亲在外做生意,母亲在她出生前,是一名普通职员。
郑爽出生后,母亲辞去工作,在家全身心教导郑爽。
心理学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几乎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
郑爽父母的教育关键词,是“控制”。
郑爽的人生轨迹,一直是在完成父母的愿望。
母亲参加采访时,曾理直气壮地说:
“培养她,就是实现我的梦想。”
为了实现母亲的梦想,郑爽从小,就被按照“女明星”的规格教育。
4岁,第一次登台演出;
5岁,学习钢琴、长笛、舞蹈;
12岁,独自出外读书;
16岁,跳级考上北影。
此后的人生,不是在电视台的选拔路上,就是在演出现场。
母亲对郑爽要求很严格,除了艺术要拔尖,学习成绩也不能落下。
稍有不慎,就免不了一顿打。
在后来的各种采访中,母亲聊起教育,都是津津乐道,并且认为,全靠自己的悉心教育,郑爽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长大后,郑爽也没有脱离父母的控制。
比如,她凡事都乖乖跟父母汇报。
还有满足父亲的愿望,带他上综艺,带他红。
另外就是脱离正规公司管理,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管理人员是父母和一众亲戚。
她一直铆足了劲,达到父母的要求,变成一个骄傲的女儿。
孤独的成长和不公对待
但郑爽在同学们心目中,却不是乖乖女,而是怪小孩。
12岁开始,郑爽独自去成都读书。
青春期初期,是小孩性格最敏感的时候。
这时候,孩子需要最多的,是父母给予的安全感。
然而,郑爽得到的,却只有被动的假性独立。
这种“独立”,不仅没有达到父母的希望,反而让郑爽的自闭更上一层楼。
为频繁转学、跳级,郑爽和同学们都非常生疏。
读书期间,几乎没有结交到较好的朋友。
加上敏感、自卑,郑爽总是被同学排挤和嘲笑,说是“乡巴佬”。
青春期遭遇的校园暴力,郑爽原本可以和父母诉说。
但父母给的,只有严厉的教条。
所以,她从没和父母说过自己的委屈,甚至连不想出外求学,都不曾提出过。
她不敢反抗,不管对于父母,还是同学们的不公对待。
双面个性
一方面优秀,一方面自卑,郑爽给大众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严重的分裂。
她是一个双面体。
一边是光芒万丈,一边是阴郁无比。
一边是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一边是不允许任何人忤逆自己。
一边是讨好,一边是叛逆。
郑爽曾在采访中说过,她对自己的表演能力毫无自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