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李立群:母亲走了,我也离开了舞台剧

11-28 娱乐要闻

李立群:母亲走了,我也离开了舞台剧

李立群:母亲走了,我也离开了舞台剧

  从25岁到现在,李立群从事表演行业已逾四十个年头,面对“老戏骨”名号,李立群笑着用“可以炖汤的那种”来自我打趣。早年间加盟台湾华视,历经几年打磨一举问鼎“金钟视帝”;33岁在“华视一哥”的位置急流勇退,一头扎进剧场潜心舞台艺术。1995年,李立群毅然只身北上,参演过《春光灿烂猪八戒》、《大秦帝国》、《一触即发》、《温州一家人》,此后的二十余年,李立群几乎都活跃在大陆电视荧屏。在北京卫视热播都市剧《幸福一家人》中,李立群饰演了一位“单亲老爸”房永福,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换来孩子们的冷落与疏离。“对不起,是爸爸没本事”,房永福向儿女剖白的一句台词,激起无数观众的感动与共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立群也是很庆幸遇到了如此接地气的剧本和越演越舒服的搭档。

  谈从艺“硬着陆”巧遇“好剧本”

  从艺四十年有余,李立群在电影、电视、舞台剧、综艺节目中广泛涉猎,他坦言自己现在对各种题材、形式都不再有那么大的好奇。年近古稀,对于选剧与工作,李立群都看得更加通透和随缘。被问及此次接演《幸福一家人》的原因,李立群不改一贯的幽默,笑着回答道,“酬劳给的合适,时间也不冲突,就过来喽。”李立群用“硬着陆”来形容此次的合作,即还未看过全部剧本就已进组,但随着拍摄深入,他开始暗暗觉得“运气真是不错”。“这部戏拍到1/3时发现,这个剧本相当好,这种好就体现在它的‘接地气’上。拍摄过程中,我们(房家)全家人都觉得越演越舒服,那观众看起来也会越来越舒服。”

  在电视作品爆发增长的时代,观众的评价标准也不断提高,在主创阵容、故事题材、制作水平之外,与现实的贴合程度与反哺意义也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李立群看来,最能体现《幸福一家人》“接地气”的一点,就是它的“与时俱进”。“现在我们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快到了,未来高龄人口会越来越多,老人需要孩子们的照顾,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很多时候会疏于照顾家里的老人,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幸福一家人》将中国人家长里短的故事平铺开来,每个家庭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平凡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被搬上电视,才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它、正视它、解决它。

  李立群认为,《幸福一家人》的最大亮点在于“教育”。亲子代际沟通困难、事业家庭情感冲突、花样人生与空巢父母的矛盾现实……《幸福一家人》将当今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状况汇集一堂。“这是一部和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缘的戏。”

  谈新剧“不孝诉讼”是智慧手段

  剧中,李立群饰演的父亲房永福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孩子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却被孩子们以各种“忙碌”的借口忽视伤害,最终狠心向儿女提起诉讼,用严厉的方式为他们上了最后一堂“爱的教育”课。引发观众感叹的不仅是剧中父亲那句“永远把我当空气看”的无奈与辛酸,更是对生活中两代人相处现状的感同身受。

  面对“不孝诉讼”这样一个看似极端的选择,李立群却觉得房永福看似走投无路的举动其实充满了智慧。“当一件事情要‘完蛋’了,但又处在方生方死和方死方生之间,突然间你就会产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叫智慧。”将儿女告上法庭在中国社会并不常见,但在生命晚年之际遇到伦理纠结,房永福勇于做出这样的抉择,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刁诡的存在,在戏剧中却恰恰真实动人。正是因为父亲的选择,才使得几个鸡飞狗跳、不愿妥协的孩子,开始变得凝聚团结、懂得感恩。

  房永福在剧中将身患癌症的事实向孩子们隐瞒,李立群认为这不仅是这位老人的智慧,也是巨大的勇气。“他没有瞎耗,耗到老的时候倚老卖老或者自怨自艾;他临到走时还在写遗书,写要怎样做到更好。这个爸爸其实是非常懂得爱,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代沟。”李立群将“代沟”划归到中性词的范畴,看作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剧中房永福总是一边揉面一边嘀咕,似乎要将生活中的琐事都给面团细细诉说,戏外的李立群,也是如此。“我会一大早起来跟自己讲话,做事前也要先嘀嘀咕咕一阵,跟个‘神经病’一样。”或许这种行为在年轻人眼中难以接受,却成为了老一辈纾解情绪的一种方式,李立群很庆幸他的孩子们始终也在包容自己。

  谈表演是否用心去演观众会有判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