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分镜配乐被质疑抄袭《琅琊榜》,《陈情令》凭什么代言东方美学?

07-23 娱乐要闻

​ 文/宋青书

《陈情令》播放过半,热议不断。一手捧红肖战、王一博的手握权威媒体的夸奖,虽不及《长安十二时辰》般大打复原牌让人颇有好感,其剧组服化道也足以算是一众影视剧里比较考究的。应玄幻仙侠的风格,国风元素可以非常自然的插入其中,满目东方美学浸染的场景下,其古风设置好评不断。

null


且说那一个个名称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所谓的“云梦江氏”,似是将当年诗人笔下的“气吞云梦泽”呈上观众的眼前。莲花、金鳞搭配上轩榭,一个个地名透着本土风,亲切熟悉。处处亭台水榭,形貌不一而足,小桥流水后,还有竹林荫荫。剧组竭力还原的绝美场景,一个个出现在这部剧里。从CG效果图到实际场景,剧组方搭置场景的人富有野心且保有耐心,一点一滴拼凑出大好河山画卷。

null


《延禧攻略》的莫兰迪色让于妈一下子摆脱“花红柳绿”的乡土风,一跃升至所谓的“高逼格”。《陈情令》的整体画风也同样令人感到舒适,“国产”的水墨风格下,主角们愈发仙气飘飘,附上了“仙人气度”。颇为亮眼的广袖宽衣或劲装窄袖下,肖战饰演的魏无羡哪怕只是随意凭栏而倚,都因为古调的场景多了一份肆意洒脱。

null


更遑论器物的细致。为了不出戏,许多剧组在拍摄的时候都会选择放上相应时代的物什来衬托主调。但出于资金等问题,很多摆放其实都存在着问题,闹出了不少笑话。一些历史剧对此如履薄冰,而架空的《陈情令》却无由做的不错。莲花手持摆饰、鎏金宫灯、七弦古琴,这些已经让人目不暇接。可大成本的还在后头,主角蓝忘机所在的书房里更是无处不充斥着精致古朴的小细节。怪不得魏无羡愿意长久盯蓝忘机运墨下笔,如此美人美景,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null


一开始官媒的点名,不是无端而起,而算是“蹭热度”借势推销起了东方美学。以服化道为例,人物造型上的许多细节都有据可查,源于我国的千年历史。各大家族的特定纹饰犹如图腾,在戏里剧外都有着及重要的意义。抹额、金牡丹纹等特色,许多历史爱好者有所耳闻。不过,相较于其最初的含义,大多依实际情况出现了相应的变更。“抹额”不再为女性特权,也逐步失了最初的“以豹皮暖额”意,一点点成了身份地位的代表。 

null


或许,从剧中意义来说,它还多了“情愫”一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一件物品被赋予意义,就不单单只是“死物”那么简单了。而关于情节,这种熟悉感越发的强烈。阴铁的设定,熟不熟?这种一个宝物足球似的被全场抢的设定试问大家有没有印象!如此经典的玄幻武侠小说套路不免令人一笑,扶手叹好。

null


不过,如果单单只有此,还谈不上“东方美学”。能得到官方的赞扬,还与其内核精神有很大联系。中国自古“有礼仪之大”,其各类礼节之多,无法一一道足。虚左以待 、揖手相让,这份自谦与尊重在行礼的过程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部剧还是比较重视这些细节的,主角人员均进行了一番有意义的培训,重视古礼的“蓝家”蓝忘机行事较规矩,举止里更少不了诸礼的运用。海外版评价里,重点突出的也是这一处。不仅有中华之礼,更有中华之魂,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null


有夸奖,亦有不少批评。虽然剧组方面已经算是“颇具匠心”,但它在部分问题的处理上不太妥当。本身原著就深陷抄袭争议的它,本应对这方面更加重视,它却掉以轻心,因为一些风波在口碑上“失了一城”。同是此类国风,《琅琊榜》当年在画质等方面有着非常不俗的成绩。而因为开头分镜的重合将两部剧联系到了一起,想必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虽说后来无具体结论,但疑惑的种子已经种下,《陈情令》的后续画风会持续被大家进行比较。   

nul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