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表演型人格的演员,靠什么红?
看《烈火英雄》首映之前,影院工作人员给观众每人发了一包纸巾,提醒大家可能会哭得很惨。 看到消防员题材,我就预料到这会是一枚催泪弹,但没想到的是,泪点全在杜江演的马卫国身上。
作为一个消防队长,他背负的人物关系很复杂,上有不认可他的父亲,下有襁褓中的孩子,事业上面临和前任队长的微妙竞争,手下还有一帮让人操心的稚嫩小兵。
马卫国身为其中的串联者,平时话很少,总是隐忍的表情,看起来什么都能扛似的。
在剧情的大约前半小时,他的角色还不是很丰满。
但进入灭火戏份之后,这个人物越来越完整。
大火扑面而来时,在明知道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他喊口号给队里的年轻人鼓劲,让大家顶住,八分拼死的决心中带着两分掩饰不住的哭腔。
弹尽粮绝之后,他拿出手机给队友们拍下留给家里人的话。
有的年轻人说着说着就哭了。
但身为队长,马卫国一直撑着,哪怕眼眶湿了,也不让眼泪流下来,毕竟任务没结束,他是大家的主心骨,这还不到崩溃的时候。
直到这个夜晚过去,火被扑灭,他吃着盒饭里的鸡腿,那是刚刚牺牲的队友生前最爱吃的,才终于有了一个小小的释放。
看到这里时觉得杜江在演法上很沉得住气,这场戏的情绪抻了大半部电影,到最后也诠释地很有节制,从失神到哭出来,短短的一个镜头演出了层次感,很多观众都跟着抹眼泪。
今天杜江哭戏上了微博热搜,大家提得最多的也是这个片段。
在这之后还有一幕是马卫国回家见到父亲,父亲穿上当年的制服向他敬礼。
这也意味着父亲终于承认了他的能力,父子间正式和解。
演完这个镜头的很长时间,杜江都无法从角色的情绪里抽离出来,自己边看回放边流眼泪。
我对哭天抢地的煽情抵抗力很高,但扛不住这种克制的铁汉柔情。
这版预告里他的镜头和台词相对比较多,没看过电影的读者可以由此感受下。
印象中这几年杜江演了不少“队长”类的角色,从《红海行动》里的副队长兼爆破手徐宏开始,到这次的《烈火英雄》。 还有即将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前几天发了首版预告片,杜江的镜头一闪而过,推测是演香港回归时升国旗的升旗手。
以及根据川航备降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他演张涵予的副手,第二机长梁栋。
看完《烈火英雄》我在想,杜江靠几部主旋律作品,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硬汉形象。
这类电影爱用的男演员相对固定,张涵予带着一些野性和强权,张译深沉,年轻一点的欧豪又痞又热血。
而杜江的角色通常一开始在团队里并不是最鲜明最惹眼的,但总给人一种技术过硬、脑子灵活、情绪稳定的印象。
每到中后段,他都会是挺身而出的那一个。
队伍里有他,就莫名有安全感。
我对杜江本人的印象也经历过一个转变的过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