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如果连“疼”都不知道,我怎么演好一名军人?
“刚出红海又下火海,泪点都被杜江承包了!”
这是很多观众在看完《烈火英雄》后发出的感慨。杜江没有过从军的经历,但还是有很多观众猜测:
杜江应该当过兵吧?不然精气神怎能如此具备军人风范!
《烈火英雄》中,杜江饰演马卫国,这是一个丰富饱满的角色:
不仅要展现出跟前队长和队友的深厚情谊、体现领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诠释与父亲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因前队长的失误而顶替上位,也因此不受父亲的认可……
从死守化学油罐区的“生死留言”,到队友牺牲后喊下的壮志宣言,还有平安归家后父子之间无言的敬礼,杜江的表演,为影片贡献不少高光时刻,给观众塑造了许多泪点和燃点。
要完成这样的角色并不容易,少一分会变成演技不到位;多一分会用力过猛;如果模棱两可,则会和职业设定完全剥离;一味“脸谱化”呢,又难以展现英雄背后的人性。
全情投入是唯一的途径。杜江铆足了劲、拼足全程:
在拍摄前期,他采访消防队长和队员,做好功课;扛下每天六七个小时的魔鬼训练,除了体能训练、消防员基础的操作操法(比如佩戴空气呼吸机),还要完成高空索降、钩梯爬绳、三节拉梯等专业进阶训练……
大半程时间,他都要穿戴厚重的防火服,当时北京正值酷暑,室外温度近40°C。
拍摄时是“真火真烧”。常常有人在导演喊Cut后杜江老觉得有人拍他,“一看才知道,原来这儿还着火!”杜江的语气云淡风轻,仿佛谈论的只是一抹落在肩头的尘埃而已。
不少镜头压根不用露脸,但他坚持不用替身:
“我知道有危险,毕竟我不会功夫,30岁了才半路出家拍军人戏,但这些对塑造角色都是有帮助的,哪怕受一点点伤,疼痛也会让我更快进入角色。如果连疼都不知道,又怎么去演一个军人?”
Q
戏中各种火的场景,包括烈火在身上烧,是怎么布置和拍摄的?
杜江:现场放的火分好多种,但主要有两种设备,一是大型的家用煤气灶——铺设管道并在管道上挖孔,用大量天然气(点燃)。小火打开,喷出气体,烟火老师把每个火点都点着,等到开拍再像煤气炉开关一样把火拧大。
这种比较好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拍摄的需要调整大小,喊“Cut”就可以关掉。
另一种,是用易燃液体——剧组爱称“神仙水”,混合油一起倒在地上。
“神仙水”极易挥发和燃烧,只要一个火星就会烧着,温度和正常的火一样,但燃烧时间不长。如果要在我们身上点火,工作人员会先把“神仙水”倒上,开拍后有人拿着小火把点着,然后他就跑了,周围开始放火,烧到差不多大了,导演正式开拍。
一开始拍摄我们会和“神仙水”保持距离,只弄在腿上或下半身,后来克服了恐惧,就弄在胳膊上、肩膀上,但火苗窜起来还是有可能会烧到脸。
Q
听说等待队友找人来救援的那场戏,你差点就“没了”……
杜江:是挺危险的。当时大伙进入了疯狂工作的状态,根本没想到,这是国内首次尝试这么大型的救火题材,缺少经验……
我们实拍了很多条,因为要接得上戏,必须从队友被水枪打晕开始拍。现场火很大、很热、很缺氧,我心里真的想“这边要死人了,你快起来啊!”(笑)确实很痛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