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第一季还好看,《这就是街舞2》怎么做到的?
五月跳到八月,春天跳到夏天,《这就是街舞》第二季昨晚结束了。
冠军叶音,实至名归。
讲一个决赛现场的小细节,你就知道这一季的《这街2》有多火。
今年的决赛在5000人的场馆内举办,像极了明星演唱会,开始之前导演和场内观众互动,他说dj阿龙今天也在现场。
就这一句话,引得观众一片尖叫。导演笑了,说:“李玉龙你现在可以啊,都这么多粉丝了。”
dj阿龙是谁?追节目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就太熟悉了,每次battle之前,廖博都会喊一句:“dj阿龙,抓个beat。”没想到,在节目里几乎从未出镜的阿龙,竟也聚集了一大票为他尖叫的狂热粉丝。
客观而论,《这街2》的成绩也是相当亮眼。
豆瓣最高评分9.7分,播出八期全网累计热搜235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增长234亿……
优酷站内每天超过300w次互动,最疯狂的用户观看节目时长达到135个小时……
参加节目的选手Franklin、AC、阿k、gumball粉丝暴涨……
最难以忘记播出这季第一期播出的那个晚上,豆瓣评分直接到9.7分,这个分数对国产综艺来说绝对算是巅峰了。
而且请注意,这个节目还是个综二代。
综艺节目多数都逃不过一个魔咒,第二季没有第一季好看。知乎上有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总结出来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1.大脑对未知事物都会兴奋,了解了第一季的套路,第二季当然会失去兴趣。
2.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节目越来越难突破。
3.一旦承载了过多人的期望,它就会令曾经喜欢它的人失望。
以上的原因,仅仅是针对综艺节目宽泛的讨论。落到街舞竞技类综艺来说,它还有个更特殊,也更难突破的难度——街舞先天的小众化。
看一个节目爆不爆,我们喜欢从它有没有出圈来评价。目前市面上的综艺里,你一下能想到哪些节目是出圈的?
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算是把亚文化成功带出圈,freestyle和swag再也不是小众词语;2018年的男团选秀《偶像练习生》和女团选秀《创造101》之后,我们已经能熟练使用pick这个单词了。
之后,街舞、电音、灌篮甚至美声等主题的综艺鱼贯而入,但都难以收获什么水花。而就街舞这个主题来说,它和说唱本质上都属于嘻哈文化,但是街舞比说唱更难抵达大众。
说白了就是舞蹈的门槛高于音乐。
即使我们不知道说唱中那些专业的单押双押和punchline,但依然不妨碍吃瓜群众跟着节奏挥动双手,rapper们出了音乐作品,大家可以立即播放收听,甚至多听几遍之后,你完全可以在ktv里点播一首跟着唱了。
而街舞不一样,你看他跳的时候或许会觉得燃炸,但冷静下来想想,你会记得某个街舞作品的名字吗?就像澎湃的曾于里所写:
街舞与大众市场的距离比较遥远,若缺乏足够的科普,门外汉压根不知道街舞想表达的是什么;舞者的面向狭窄,哪怕是成名的街舞选手,去向也多是小圈子里的演出、教课、比赛、给明星编舞,他们难以抵达大众。街舞本身的天花板,也成了《这!就是街舞2》本身的天花板。
但是(没错,重要的话都在但是后面),尽管困难重重,尽管外界普遍都持观望的态度,《街舞2》居然顶着压力冲了出来,在流量、口碑、热度等多维度取得完胜!这不能不让人赞叹。
如今《街舞2》成功收官,我们也不妨回头看看,导演和节目组究竟做对了什么,他们是怎么一点一点打破综二代的魔咒,突破天花板让街舞出圈的。
一.凭实力说话,“硬件”足够硬
在各类让人眼花缭乱的综艺节目中,街舞始终是一档通过聚焦专业而获得超高口碑的清流节目。对于这样的节目,要想成功,首先一条,实力!
而《街舞2》从开播第一期,听到最多的词语就是“大神”,用网友的话就是,这一季的高手多得像超市白菜甩卖一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