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依扎自曝生活里很懒 不与他人争只和自己较劲
23岁时,热依扎出演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宁贵人一角,并因此被人熟知。
33岁时,她凭借《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檀棋,摆脱了宁贵人的“枷锁”,助她完成了自己的“十年之约”。
《长安十二时辰》
外人看檀棋,是热依扎的新成就,而热依扎自己很清楚,檀棋是自己的救赎。
大家都在热议其唐妆铁板舞的经典场面,可她最喜欢的却是右相府棺材中求生的那场戏,因为正是那么真实的体验,让她对生死有了新的选择。
关于《长安十二时辰》
整个拍摄,都处于自我否定状态
为檀棋这个角色,热依扎足足准备了一年,“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所以只能靠努力。”她先是读了大量关于唐朝历史、人文的书籍,又看了两遍小说,然后才看的剧本。
热依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新疆到北京求学,后来从事出版工作。“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跟我爸遛弯,问他怎么能把戏演好?我爸说,你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只能多读书,尤其是要演历史人物的时候,连那个朝代都去不了,就凭几句台词,可能会有一些观众喜欢你,但你骗不了所有人。”
而除了书籍的补给,热依扎也花费了更多时间在体能和身体塑形上。
即便如此,整个《长安十二时辰》的拍摄过程中,她仍处于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状态。甚至在拍摄某一场戏时,她一度崩溃,“其实那场戏特简单,就是徐宾和李必说,查到此人是张小敬,然后我也说此人叫张小敬。”她觉得没演好,就跑到一个角落大哭了一场。“我觉得我在一个17岁的少年面前,没演好,太丢人了。”
现场很多人都以为热依扎是发脾气走了,“他们还问我干吗甩脸走了,我说我没甩脸,是真控制不住情绪了,觉得当着大家的面哭更丢人,也不想影响别人。”
热依扎觉得,之前和曹盾导演合作《海上牧云记》时演得还挺好的,现在演成这样,不但让人失望,还会被认为之前是凑巧演成那样的。
患上“精神感冒”,靠求生戏找出口
2019年春节前后,热依扎在微博发表了一些言论,遭到网友的误解,“我哥那个时候脚踝骨折,很严重,没有医生敢接这个手术。我又拍戏不能回家,爸妈在北京也没亲戚。你能想象两个接近70岁的老人,过年时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的,去各大医院求医生的场景吗。家里人就觉得你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需要你的时候,又不在。所有的事加在一起,我精神一下就崩溃了。”
她毫不避讳,那时的自己患上了“精神感冒”,“我曾和我哥聊过,觉得我戏也演不好,又给家里帮不上忙,人生太失败了。”那段时间,哥哥很担心她,“只要看我没回信息,就会立刻打电话来。”
其实,当时也并没有任何外界的声音质疑热依扎,但她却陷入了一个心理上的怪圈,“感觉每一个人都演得特好,只有我演得那么次,还比别人提前准备了很长时间。然后就极度消瘦,几乎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相对于被观众热议的唐妆铁板舞,热依扎更喜欢棺材逃生那场戏。
所以那场在右相府棺材里的求生戏就像是一个出口,让热依扎切实体会到了求生的感觉,也给了她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檀棋总说一句话:我有用!就是我当时的状态。”
《长安十二时辰》拍完后去配音,热依扎又哭了,“就是配到最后一个镜头时,因为在那一刻,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差,我做到了,我肯定了自己。”
演完唯一想法,从此不再做演员
结束了檀棋的拍摄工作后,热依扎一直处于休假状态,甚至吃胖了不少,“有次在飞机上遇到一个人,他说:你好像比电视上胖,我说:对,我胖了20多斤。然后他要跟我合影,我还挺开心的。”
彼时,她觉得唯一能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就是不再做演员了。“当时都不知道《长安十二时辰》要播了,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废弃的智能机器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