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和鹿晗,谁拖累了谁
看《上海堡垒》,107分钟里,我一直在自虐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我该怎么救它。越想越战栗,越想越脑袋晕。
这种末日感,比电影里,一会儿地裂了一会儿塌楼了一会儿外星人杀来了又被赶跑了什么的,真实又震撼得多。《上海堡垒》这部电影本身,就很世界末日。
那么,该怎么来吐槽它呢。这又是另一道世纪难题。就像一桶水,这儿是漏洞那儿是漏洞,到处是漏洞,手忙脚乱的,都不知道该堵哪里好。
而且你要明白,吐槽烂片,可烂片也分等级的。普通烂片可以当喜剧看,每个槽点都是不一样的快乐。花三四十块就能买到100分钟层出不穷的快乐,想想还觉得自己赚到了。
超级烂片,体验感是极度不适的,笑不出来,尬笑都没有,难受,如坐针毡。很像你跟朋友们正愉悦地吃火锅,突然来个卖艺要钱的,二话不说就开始他的表演。
要么打断他,赶他走,你当恶人。要么你是冤大头,忍住,忍到好不容易都结束,塞给他钱就当做慈善。但不管哪种都挺膈应的。
做人难,做《上海堡垒》的观众更是难的N倍数。
它的观影体验已经达到了烂片最高级,顶级烂片。就是说,你既不会为它笑场,也不太可能被它弄哭。哭哭笑笑这种情绪,在它面前,都显得太一般太平庸了。
顶级烂片耶,所能给你的,一定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刷新纪录的。那是107分钟,惊天地泣鬼神的视觉冲击、精神冲击与心理冲击。
对,就是被一种说不清楚的,隐隐又觉得恐怖的力量冲击到了。
你会怀疑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是在打外星人吗,这是人类的黑武器吗,这是一个小男生暗恋一个大姐姐吗,这是地球要毁灭了吗,这是英勇牺牲吗,这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吗,这是电影吗,这是科幻电影吗,这是从业24年的滕华涛拍的电影吗。
这是神特么在逗我吗!
不敢相信,特别不敢相信。可画面又一帧帧地摆在大银幕上。想吐槽?想骂人?想逼片方退钱?都不,连这种力气都没有了。就是这么弱鸡地,毫无抵抗力地被这股冲击力击傻,击成植物人。
你现在一定很好奇,想要亲身感受一番《上海堡垒》,可以的。但如果你是抱着实在太难看,大不了睡一觉,吹吹空调还挺凉快的想法,别别别,你睡不着的。不是因为它会发出贴着耳膜滚来的轰隆隆的音效——做梦吧,这种音效,不存在的。
而是因为,看《上海堡垒》很像一次鬼压床,你使劲求救,使劲挣扎,使劲想要醒过来,没法,做不到。你正陷于噩梦本身。睁不睁眼,你都是其中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说,《上海堡垒》算惊悚悬疑更合理。
这种窒息的心情,让我想起上周看《中餐厅》,看霸道总裁黄晓明。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在这儿,你们只能听我的。“听我的”这三个字,从此与黄晓明的脸长在了一起。
滕华涛肯定比不得黄晓明这么蛮力不讲理。甚至滕华涛始终是谦虚好学兢兢业业的。听听他有多努力。因为拍科幻片零基础所以专程到好莱坞学习,光是弄明白所谓科幻片涉及的各种概念就花费了三年,最终从筹备到开拍用掉了六年。
所以,他乐于念叨的一件事是,如果去做都市爱情题材,六年,“我早拍完八百回了。”但他没拍,选择拍《上海堡垒》,是他选择走出舒适区。
注意哈,如果片方卯足劲儿地,拿一些貌似含金量巨大的数字做文章,这可能是他们心虚的表现。质量不够卖惨来凑。还记得当年《摆渡人》吓死人的营销词吗?张嘉佳说的,剧本修改了118遍。
118遍啊我的妈!同一道菜,吃了118顿,你还能吃出什么味道。《上海堡垒》准备就备了六年,你还指望会拍出个什么惊世骇俗的巨作。哦,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蛮惊世的。
(来自央视的致命diss)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