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舞王费玉清
如今网络对费玉清的调侃,都是出于一种刻板印象。
习惯了消费人设和标签的网友,想不明白费玉清这么一个冰清玉洁的形象,咋能讲得出这么骚的段子。
这种现象到了家庭,就成了隔阂。
在八十年代通过听歌了解费玉清的你爸,觉得小哥最深情;在赛博时代通过段子了解费玉清的你,觉得小哥假正经。
这要在家起了争端,很难说清谁对谁错,俩人对费玉清的了解也就这么多。
要想过上父慈子孝的日子,可以了解一下费玉清跳舞。
费玉清的曼妙舞姿,用现代话语去形容总显得苍白,
在诗词中,费玉清舞姿的美感更为昭然,有诗云:
飘然转旋回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
斜曳裾时云欲生。
一曲舞罢,看客皆为费玉清正名,名号应为“妖舞王”才对。
但这不过是另一种标签,标签和标签的碰撞顶多是热搜,而不是去标签化。
要想破除刻板印象,还得从小哥是个小哥哥时说起。
70年代的台湾歌坛,已经被美国摇摆乐(Swing)影响,许多歌手都开始转向现代歌曲的制作。
而费玉清仍然延续了之前民歌时代的曲调,再加上总是一身支棱的西装,甫一出道就是几近退休的做派。
这种人设在四十多年歌龄里都没有进行现代化转型,随着年龄增长,倒是越来越相得益彰。
主要在于,儒雅随和,就是费玉清的性情。
如果费玉清是个独生子,这条端庄的路子也就走下去了。
然而他还有一个早先做了主持的哥哥,和一个后来当了住持的姐姐。
胞兄张菲,亲姐释恒述,小哥费玉清
张家三姐弟中,姐姐最早出道,以费贞绫为艺名在演艺界闯荡,在宝岛仍较为保守的时代圈了一众肉体饭。
成名后,费贞绫利用自己的人脉,给两个弟弟找了相似的发展机会。
分别介绍俩人去夜总会演唱,打包引荐到中视电视台,先后推荐给台湾教父级音乐人刘家昌。
但是两人却有不同的境遇,张菲在夜总会接触了主持工作,展现出了主持才华。
费玉清凭借自己的细腻心思,在夜总会学会了对其他歌手的模仿,和时下的嗨舞。
A Go-Go
OB恰恰
后来费玉清得到了刘家昌的垂青,张菲则被刘家昌以“去去去,怎么都是你家的人”婉拒。
进入到中视电视台,小哥继续演唱,张菲就投入到主持工作。
这些机缘,让张家三姐弟,逐步成了纵横影视、乐坛和综艺三界的娱乐三炮。
1993年,台视邀请张菲和费玉清两兄弟主持一档周六晚间综艺,《龙兄虎弟》。
此时台湾综艺界已经有“三王一后”的说法,吴宗宪是其中一王,张菲是王中王。
对于没有太多主持经验的小哥,张菲尽心提点,小哥一面学习胞兄的主持技巧和经验,一面卖力表演。
兄弟二人持续在逗笑上发力,让这档节目在当年就稳居收视率第一,第二年两人拿下了金钟奖的主持奖项,第三年被电视文化委员会评定为“不宜儿童收看”。
“节目含有色情意味的双关隐喻、脱口而出的粗俗语言、含有隐喻的不雅动作”。
用力过猛了。
总体上说,小哥聚集了张家所有的低调和内敛,胞兄亲姐各有各的浪荡,但小哥偶尔显露的奔放,不单单是家风悠扬。
大概奔放是小哥的隐性基因,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不是没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