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08-21 娱乐要闻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1

在对这城市失望透顶的夜晚

我想看见银河啊

你最近一次,对生活感觉到疲惫是什么时候?——不想思考,只想躺着发呆、喝奶茶、看电视、吹空调的那种累。

年初,吴昕在综艺《我家那闺女》中,暴露出自己的又丧又懒的生活,引起观众的种种争议。

“太懒了吧!屋内衣服随意堆放,日常邋遢。” “手抖查了这个高档小区,北四环,房子至少2000万,但为啥看起来像个狗窝。” “这也太懒了,爸爸看到都变脸了。”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作为湖南卫视主持人的她,在娱乐圈中也是一个精致girl,但回到家后,就变成了重度宅女,不喜欢社交,只想玩手机和神游。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当时吴昕明知道要录节目,却也懒得收拾家里。原因很简单:做真实的自己。

这还蛮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谁不希望拥有拒绝讨好他人,讨好生活的权力。近几年,这样的“宅”“丧”的情绪,不断在年轻人中发酵:

@树树:每天早上恐惧着出门,每天下班只想瘫在沙发上,什么也不做。 @yiyi:打开外卖App点完炸鸡、榴莲pizza、小龙虾的时候真满足,为什么还需要聚会和社交。 @临泽:最近的爆文《我,35岁,没有存款》、《我月薪3万,吃不起10块钱的盒饭》,每一篇都像在说我。

这种“懒宅”情绪,时不时爆发出来的是,对生活的无欲无求感、无快乐感。

但它离真正的“悲观、厌世”有很远。我朋友5年前身患抑郁症,他在治愈PTSD创伤过程中,对我说:真正对快乐无能为力的人,内心长了个黑洞,它吸走了所有的感情。

现实中80%人的“不快乐”,真正的含义其实是“理想好难,难到我只能一边渴望,一边不知道如何救自己.....”

于是,大家凑在一起自黑狂欢,一边沦陷在“快餐式的快乐”中,用外卖、抖音、综艺来发泄内心的焦虑。

如果我说,你可以和恋人去田野草原、去菜市场感受人间烟火;你可以掌握人生,成为更优秀的人——你其实,会不会也渴望?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2

在快餐文化中

那些被“过度满足”反噬的年轻人

国内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在“疗愈自我”的分享中说过:快乐是需要经营的,它不是放纵得来的。

2013年上映的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便是日本“废宅文化”的一种投射:

玉子是一个“小确丧”年轻人。东京毕业后,她回到故乡成为一个“啃老族”。 宅在家里的日子,玉子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和看漫画,荒废时日。连内衣都要由父亲帮忙洗。 玉子一边在放纵中逃避自己的人生,一边抱怨“日本太糟糕了”。

吴昕曝光2000万豪宅,却引人吐槽:成年人的丧,是一种内耗

这有没有很像我们的生活,面对担忧,每天放纵自己沉浸小说、综艺、游戏里,几小时抬头后又是自责;

我们总是希望用更多的快乐,去填满上一次“满足退潮”后的空虚感。然而却不知道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有代价:

比满足感汹涌的,是漫长荒芜的空虚感。

对于快乐的感受力,越来变弱。上一秒兴致盎然,下一秒突然就疲惫至极了。

用放纵去逃避迷茫,一般随之而来的是强烈反噬。

真实的生活,不是一味沉浸在放纵的“欲望满足”中,像吸毒一样,让这种快感麻痹你思考的能力,毁掉你的自律和人生。

而是去认识欲望产生的原因,看清它,然后反击它。

我们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商业社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充满各种诱惑。

特别是,如今各种互联网的虚拟世界,让诱惑更加凶猛。

当你玩着手游,刷着朋友圈,看短视频的时候,背后其实有几百个精英团队在研究“如何让用户上瘾”。

我们的情绪,就像被别人设计好了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失控。所以,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反上瘾”的能力。

3

反上瘾

是一种需要“刻意训练”的能力

如果你想挣脱“快感上瘾”和“自我嫌弃”的恶性循环,需要一点强烈的不适感,但这种不适感,却会给你更长久的舒适。

上世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歇尔,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他在一群孩子面前,摆放了棉花糖,曲奇等零食。并给他们设定规则:

1、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1颗糖,但没有奖励。 2、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糖做为奖励。

禁受不住诱惑的孩子,可以随时吃掉糖,但是必须放弃第二块。最后只有30%孩子等到实验者回来。

研究之后,米歇尔追踪这群孩子,发现有意志力的那几个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把这种能力叫做: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人,可以为长期利益放弃当下的快乐,从而获得更长远的满足。无法抵制诱惑的人,一生都在追逐中痛苦。

正如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中》说到:

为什么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迷恋赌博 。因为他们需要马上获得结果。

同样的道理,酗酒无度的、嫖娼乐此不彼的、吸毒不顾死活的、玩电游没完没了的,都是这种“希望自己的欲望 马上获得满足的天性”使然。

要命的是,整个社会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人们的这种天性并使其越来越强烈。

电视广告告诉你,减肥药当天见效。报纸上的医疗广告跟你说药到病除。各种培训班告诉你不管学什么都要速成,因为人生苦短。

但实际,这些只是给了你虚假的幻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77062.html